华西都市报 -A12 宽窄巷-
A12宽窄巷
  • ·贾梦玮谈“文章之道”:
  • ·东坡风流异域传
  • ·《春运》记录春运70年 看见回家最初的模样
  • ·广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东坡风流异域传

  

□万燚


  “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曾作诗称扬他的老师苏东坡:“学士风流异域传,几航云海使南天。”可见“东坡风流”在苏东坡自己的时代已经声名远播。在中外文明和文化交流互鉴不断深化的今天,“东坡风流”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愈发广泛。
  2000年,法国第二大全国性日报《世界报》评出“千年英雄”(生活在公元1000年前后的世界伟人),全球共有12位,苏东坡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力主将苏东坡列入英雄名单的《世界报》副主编让·皮埃尔·朗日里耶在2017年来到苏东坡的家乡四川眉山发表演讲,他在演讲中介绍,半个世纪以来,苏东坡的命运和作品在欧洲,特别是法国,激起了专家和“学识渊博的读者”的兴趣。
  美国汉学界对苏东坡的诗词、文赋、书画、文论及艺术、哲学、政治等思想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研讨,呈现出苏东坡更加多元的形象。
  继林语堂1947年出版的英文版《苏东坡传》极大地提升了苏东坡在美国的知名度后,被誉为“本世纪最高产的中国文学翻译家”的美国汉学家华兹生1965年出版的《宋代诗人苏东坡选集》翻译了116篇苏轼诗词文,他评价苏东坡是“伟大而令人鼓舞的中国诗人”。他充分肯定苏东坡的多才多艺,认为苏东坡在诗歌中体现出高超语言表现力、具有天才想象且诙谐幽默,最为欣赏苏东坡的贬谪诗,认为苏东坡在诗中表现了乐观豁达、热爱自由、善于抗压、崇尚自然,善于超越苦难的自我形象,具备“最完美的人”的种种品质。
  对苏东坡的译介和传播最初是从文学开始的,继而扩展至生平、政治、思想等更丰富的领域。哈佛大学教授包弼德认为,苏东坡在思想上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苏东坡巧妙地将“道统”和“文统”进行结合,在价值取向上主张寓统一于多样之中。他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所以,用“深通物理的思想家”来定义苏东坡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艾朗诺出版了《苏轼人生中的言象行》中文版。艾朗诺特地指出,苏东坡秉持完全彻底的“及物”观念,故即使在贬谪期间的私人生活里,他也积极以个人身份主动参与地方事务,而且不遗余力地说服一些官员加入,这在历史上少见发生在贬官身上,且在儒家或道家传统中都没有相应思想支撑。
  美国西华盛顿大学教授唐凯琳更是一位超级“苏迷”,早在30多年前,她在四川大学求学时,就以东坡为题撰写博士论文。2018年她受邀负责撰写英国牛津数字化目录中“Su Shi”的书目题目。如今,英国牛津网站已经成为海外介绍苏轼推广东坡文化的最重要的平台。在唐凯琳看来,苏东坡是一位“不役于物、追求精神自由的隐逸高士”。苏轼的人生智慧对当今时代的人们也具有启示意义。
  美国学者斯坦利·金斯堡的学术兴趣也聚焦于苏东坡对苦难的超越上。苏东坡在体验疏离的痛苦中逐渐达成精神的调和,完成由“臣”到“人”的角色转变和人格独立过程。
  苏东坡心系天下苍生、仁爱自然万物的情怀,以及在具体行政管理上充沛的精力与惊人的创造力,得到了国外学者普遍的肯定和称赞。他们更是认为,苏东坡百折不挠的意志品格、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永远激励着全世界的读者。在这个意义上,苏东坡证明了其自身的伟大,体现了他独特的文化价值。“东坡风流”对文化他者的强大吸引力和影响力,无疑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最深厚的历史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