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5 要闻-
A5要闻
  • ·西部首个机器人公园在成都正式开园
  • ·海螺沟或将成全球冰川保护与可持续开发的典范
  • ·招标公告
  • ·达古冰川持续“盖被子”5年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西部首个机器人公园在成都正式开园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柴枫桔)3月22日,西部首个机器人公园——新川之心机器人公园在成都高新区新川创新科技园正式亮相。
  能跑能跳的机器狗、展开近身格斗的“机械战士”,还有三分钟端出宫保鸡丁的智能炒菜机器人……开园活动现场,公园以“科技市集”呈现了机器人的前沿应用场景,涉及机器人零售、文创、服务、表演、互动体验等多个领域。在这里,市民可以体验到未来科技与城市生活的完美融合。
  据悉,机器人公园将打造机器人产业聚集、测试训练、应用场景、人才实训、国际交流、可信算数6个中心,同时创建全国首个“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器人社区、构建“实验室-中试-市场”全周期支持体系等,以“人工智能+”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力打造优良产业生态,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集聚提能。
  其中,机器人全产业链聚集中心依托AI创新中心6.8万平方米专业楼宇,纵向布局“核心部件研发-整机集成-场景服务”垂直链条。面向未来,机器人全产业链聚集中心锚定了三年目标:聚集20家高能级企业、攻克10项“卡脖子”技术、实现15亿元产值、催生2家独角兽企业。
  此外,新川之心机器人公园在应用端还创新打造了机器人应用场景中心,设置机器人互动体验、机器人智慧服务、智慧商业等场景,形成“场景验证-产品升级-生态扩容”闭环,进一步推动集群升级。
  成都高新区数字经济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川之心机器人公园的建立,通过真实场景倒逼技术突破,进一步推动机器人产业实现‘场景驱动、生态协同、渐进迭代、人机共融’,这也将推动新川创新科技园构建机器人产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整合资源,形成完整产业链。”
  活动现场,成都高新区同步发布了成都高新区首个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专项政策。政策通过“1亿元算力券”“1亿元模型补贴资金”“1亿元场景专项资金”等普惠性举措,以“真金白银”支持关键技术创新,系统性破解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共性发展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