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1 财经-
A11财经
  • ·我国保险资金正式进入黄金市场
  • ·陪跑一场6000元 马拉松“私兔”啥来头?
  • ·年内22家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 ·白杰品股|化解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陪跑一场6000元 马拉松“私兔”啥来头?

职业“私兔”张杨正在跑马拉松。图据受访者

  3月23日,2025年第一个超级马拉松周末开启,武汉、无锡、重庆、南通等地近20场马拉松比赛鸣笛,超30万跑友开跑,马拉松的热度和天气一样迅速升温。
  无锡马拉松赛场上,张杨一路鼓励自己的“老板”跑完了赛程,作为一名职业“私兔”,他还要递补给、拍视频……这场陪跑的收入是6000元。实际上,张杨3月内每个周末的“私兔”服务都已被预订。在社交平台上,为了达到比赛目标找“私兔”服务的跑友和服务者大有人在,明码标价也不新鲜。但这样的“私兔”行为在一些“官兔”(官方配速员)眼里,是跑步精神和商业化之间的冲突。
  北京马拉松协会会长赵福明认为,“兔子”是马拉松里的“官方时刻表”,加大投入、长期性地做好“兔子”队伍建设,是提升赛事质量的重要一环。

陪跑一场收入6000元 有“私兔”最高月入4万元


  在各个城市的马拉松比赛中,通常会有一群着装统一,或戴着兔子耳朵、气球,或背着一面刀旗的跑者,他们的旗帜上会清楚地写上完赛时间,这群人俗称“兔子”。
  “官兔”作为赛事组委会统一遴选的配速员,由具有一定经验的运动员担任,赛场上帮助参赛选手们保持节奏,提升比赛完成度,比如跟随“430兔”跑完,成绩就是4小时30分左右。但如今,不少跑友也有了私人定制需求,于是,跑步10年的张杨,成为了一名职业“私兔”。
  “无锡马拉松刚开始报名时,老板就已经把我订下来了,这是第三次为他做‘私兔’”。这场“私兔”服务,张杨拿到的报酬是6000元,他认为这种陪跑服务会更加细致,更加高度个性化。
  张杨说,此次陪跑服务的内容包括备赛期线上训练指导,提前一天抵达无锡,帮客户进行肌肉状态调整,制定比赛目标与配速方案。在比赛过程中,张杨不仅要陪伴鼓励客户、进行控速,还要递送补给、跟拍视频,跑完之后帮助做运动恢复。
  “做‘私兔’也有一定的门槛,有参赛名额是首要条件。”张杨说,为了做“私兔”,他也在努力跑出不错的成绩,从而尝试拿到一些赛事的直通权。
  张杨从事职业陪跑人工作已有两年,除了“私兔”服务,他还会帮助客户进行运动恢复、上门陪跑、带小朋友训练,近两年的收入每个月平均能有2万元左右。3月开启的马拉松旺季,张杨开始忙碌起来,最近每个周末的时间都被预订出去,他称这个月收入应该能达到4万多元。

“私兔”官兔”有区别 有“流氓兔”扰乱比赛


  “私兔”服务并不是马拉松“圈子”里的秘密,在一些重要赛事举办前,社交平台上就会有不少跑友发出“私兔”需求。以往,熟人跑友之间会互相做公益性的“私兔”伙伴,但如今,“有偿私兔”开始明码标价。
  资深跑步教练何炳炫的“私兔”服务报价是一场1999元起,据他透露,“私兔”的收费模式有多种。“费用会根据对方的成绩要求而不同,比如,跑者的目标是跑进4小时,可能1999元就足够,但如果跑者的目标是想冲击个人最好成绩2小时40分,那费用要在5000元以上。”
  为何会有这么多人找“私兔”?他们大多有很强的目标,想要出成绩,也有的是需要有人指导和帮忙保障安全,毕竟马拉松是挑战极限的运动。”张杨说。
  但成为一名合格的“私兔”,需要和“官兔”一样具备很强的专业能力,才能得到客户的青睐。曾担任多场马拉松官方配速员的小刘称,主办方对“官兔”有严格的筛选流程,首先要深知比赛规则、能够精准控速、懂急救知识,还要会提供情绪价值,绝大多数“兔子”都很敬业。
  但小刘同时感受到,有“流氓兔”跑进赛道扰乱比赛。去年11月11日,合肥马拉松组委会办公室曾发布公告谴责“流氓兔”,提到比赛中出现了未经授权、未参加组委会正式“兔子”选拔,但背着完赛时间旗帜,身着“Pacer”(配速员)字样的“私兔”。

“私兔”背后的争议 可持积极态度看待问题


  “官兔”的招募流程,一般是由赛事组委会基于赛事本身的赛制来配置相关“兔子”的具体组别和人数,之所以出现“私兔”,正是因为官方“兔子”有限,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但这让热爱跑步的小刘开始对马拉松有些“祛魅”了,他当“官兔”除了能获得一些便利外,更多的是“为爱发电”享受过程。
  张杨通过自媒体分享自己的业务时,也常常受到质疑,有人甚至恶语相向称他的客户“人傻钱多”。他认为,这只是马拉松经济衍生的一项合规服务。
  赵福明认为,“私兔”的出现正是因为赛事官方配速员的存在让更多选手认识到配速稳定的重要性,以及有人带跑的经济性。从长远看,这呈现出赛事经济越发多元和成熟的趋势,作为个人愿意为服务类消费买单的一个观察窗口,可以持积极的态度看待。
  “至于‘私兔’行为是否有法律风险,选手或‘私兔’出现问题之后如何界定双方责任,需要法律专业人士与赛事组委会一起研判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赵福明说,“官兔”质量与赛事品牌形象和选手参赛体验息息相关,加大投入、长期性地做好“兔子”队伍建设,是提升赛事质量的重要一环。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朱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