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量和门票收入比2024年同比分别增长16.06%和11.32%
都江堰放水节。图据青城山都江堰微信公众号
崇州元通清明春台会。
图据今日崇州
祭扫、踏青赏花、短途休闲……今年清明假期,四川文旅消费活力持续释放,多元化的旅游体验让游客流连忘返,市民游客出行意愿强烈。
4月6日,记者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全省纳入统计的886家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274.57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1988.4万元。与2024年清明假期同口径相比,游客量和门票收入分别增长16.06%和11.32%。全省各类文化场馆也迎来参观热潮,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累计接待群众117.26万人次。
数据显示,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景区位居门票收入前三,剑门蜀道剑门关、峨眉山、乐山大佛等知名景区同样备受青睐。
清明假期,全省各地紧密结合传统节日特色,深化“祭扫+红色教育”融合模式,推出一系列缅怀先烈、传承精神的特色活动。
在邓小平故里,“铜像广场免费献花”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致敬;陈毅故里景区举办了“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系列活动;两弹城景区“致敬两弹元勋”活动让人们重温峥嵘岁月;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的“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系列活动引发游客共鸣。
春风拂面,百花争艳,春游四川正当时。清明小长假期间,四川各地赏花游如约绽放,成为游客踏青出行的热门选择。借助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四川各地以“花为媒”打造多元化赏花踏青产品,推动生态游、乡村游等“赏花经济”提质增效。
在清明节前夕,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首发“十大赏春地图”,从桃花、樱花、梨花、杜鹃、海棠,到珙桐、郁金香、油菜花、辛夷花、蓝花楹等,都有各自的赏花路线。
乐山峨眉山景区推出“花”式躺平赏花地图,资阳市发布《资阳春日图鉴》,绵阳药王谷景区开展辛夷花生态旅游消费季,遂宁举办观音湖风筝表演秀,眉山青神县启动2025青神观萤季活动,攀枝花米易县的颛顼龙洞景区和金杯半山·太阳谷康养度假区成为踏青热门地。
露营也成为假期“微度假”的新选择。巴中市天马山森林营地、壁山森林公园营地等20余家特色露营地,内江威远船石湖豪生酒店花海露营,南充高坪区凤仪湾200余亩露营基地等人气爆棚。
清明期间,四川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情景表演和美食体验等众多民俗活动,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成都举办了2025都江堰放水节和第271届元通清明春台会,阿坝州中国古羌城的开城门仪式给游客带来了大气磅礴的文化体验。黑水县羊茸森林音乐会、绵阳平武县木座藏族乡清明歌会、雅安宝兴“非遗进景区”活动、南充市博物馆“制香牌·寄相思”非遗体验、仪陇县客家文化主题活动等,让游客深入体验传统民俗和非遗技艺。
美食文化也成为亮点。乐山市张公桥、东大街、上中顺等特色美食街区人气火爆,吸引各地游客体验“舌尖上的乐山”;绵阳市以非遗项目“进酒店”“上餐桌”“共体验”的形式开展“非遗赏春·清明雅集”活动,让传统美食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
清明假期恰逢学生假期,亲子研学成为家庭出游的热门选择。自贡市推出“自游盐龙灯·贡享研学行”春日研学主题活动;广安华蓥山旅游区推出“我是熊猫观察员”等大熊猫研学课程;达州市博物馆启动“周末寻宝记”公益研学活动;雅安名山区开展古籍研读、非遗制茶技艺等研学活动;凉山西昌推出“‘中国航天城’新玩法”……这些活动吸引了大批亲子家庭参与,成为清明假期家庭出游新首选。
在消费促进方面,四川各地纷纷打造特色场景,激发文旅消费活力。“跟着演艺(音乐)去旅游”成为一大亮点。成都、眉山、雅安联合推出“跟着苏堤春晓游四川”活动,“观剧惠游”带动三苏祠、瓦屋山等景区人气攀升。成都东郊记忆清明限定市集和独立音乐人驻唱、宜宾“Light Up Yibin”主题音乐会、雅安“踏青寻春·以乐寄情”音乐派对等活动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赛事旅游也成为新热点。乐山峨边县举办2025马里冷旧云端花甸春日徒步挑战赛,巴中举办青少年羽毛球公开赛,遂宁举办自由搏击锦标赛等,让体育与旅游融合。
此外,“坐着列车(飞机)去旅游”模式也备受青睐。资阳借势轨道交通资阳线通车推出文旅“四必榜”,广元推出面向老年人的“银发旅游专列”,凉山州邀游客“乘春风专列赴阳光之约”,眉山重磅打造“云游瓦屋”低空观光新场景,为游客提供了多元化的出行选择。
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新增《山海经》主题灯组和沉浸式光影秀,攀枝花公园引进柯尔鸭、卡皮巴拉等网红动物,加之“豹警官”“耐克熊”等网红明星,继续吸引游客为其疯狂打卡,这些网红打卡点也成为游客热捧的旅游景点。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罗田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