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从六年被炸到奋起反击,击落日军“轰炸大王”提振民心
市民在成都人民公园观看成都大轰炸遇难同胞纪念雕塑。杨力杨博摄
“轰炸成都”“一片荒丘”“凄凄惨惨”……近日,在成都市大邑县的李家祠堂外,墙上一串串已经斑驳、有些脱落的文字,再次被人看见、念起。而曾经被弹片击中的梳妆台、命丧四川的日军“轰炸大王”的飞机铭牌等物件、照片,也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到来之际,再度走进大众视野。
这些穿越80多年时光的历史痕迹,都在诉说着1938年至1944年成都大轰炸的悲惨记忆:6年间,日寇对成都进行了31次空袭,出动飞机921架次,投弹2455枚,造成5337人死伤……在成都人民公园内的“成都大轰炸遇难同胞纪念雕塑”旁,部分遇难同胞名单显示,最小遇难者仅有1岁。
“如此密集惨烈的轰炸,并没有炸垮四川人的抗战意志!”8月14日,川军抗战历史研究者何允中说,轰炸反而更加激起了全国民众的抗日决心。四川青年黄开仁、左宏松、刘景轼等人在亲历轰炸后,投身抗战;川籍空军飞行员张义声等人更是驾驶“空中堡垒”B-25轰炸机,向日军倾泻中国人民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