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扮演“蜀宝”锦仔”的“00后”:
“蜀宝”和“锦仔”的扮演者(部分)。图片由张绪锋、罗堂提供
“追着外国运动员贴贴”“小碎步忙到飞起”“场边拉伸萌翻全场”,成都世运会开幕式上,吉祥物“蜀宝”和“锦仔”凭借憨态可掬的形象大受喜爱。这些在社交平台上刷屏的可爱瞬间,背后是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60名“00后”学生的汗水与热爱。在这个炽热的夏天,他们用73天的坚守完成了一场特殊的“青春演出”。
记者了解到,为了在开幕式上表现出最好的状态,同学们从今年5月就开始了高强度的训练。73天的时间里,前半程导演组每周进学校带训。“刚开始穿这身衣服,走三步摔两跤。”扮演“蜀宝”的谭运林想起训练初期的样子都忍不住笑。男孩子们最大的障碍是“害羞”的心理,要在大家面前做出各种可爱的动作,“对我来说,比跑5公里都困难”,刘贵杰回忆。
真正的挑战从进场馆开始,整个7月同学们进场馆合练16次,每次上场都是1个多小时。在吉祥物人偶服里,不仅需要做出挥手、蹦跳等各种动作,还要忍受闷热的环境。穿着装冰袋的降温背心,但很多同学仍被捂出了痱子。这段时间下来,学生们最少的瘦了5斤,最多的瘦了20多斤。
“从第一天见到他们,就被这份认真打动了。”开幕式服化道组工作人员这样感慨。7月的一个深夜,所有演员都已结束排练,服化道组准备收工时,却发现他们仍在场地加练——只因对当天的表演效果不满意。直到临近午夜,这群满头大汗的年轻人才抱着服装赶来,进门先鞠躬道歉:“对不起,让你们等久了。”
“在这些孩子身上,我看到了‘00后’闪闪发光的一面。”开幕式仪式导演这样评价他们。
辛勤的汗水最终浇灌出了最美绽放的花朵。从最初的跌跌撞撞到后来的灵动默契,再到开幕式上的“惊艳”亮相,他们说,腿上的青紫、晒黑的脸庞都是自己成长的勋章。他们的成长也被记录在了世运会开幕式的光影扉页中,而那些日子里训练场上的汗水、互相搀扶的瞬间、人偶服里的眼泪与欢笑,都将成为他们最宝贵的记忆。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赖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