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创新盘活国有闲置资产打造的“剧组之家”。
悬疑网剧《白夜暗影》在射洪开机拍摄。
当陈子昂笔下的“千年诗城”成为170余个剧组的取景地,当一部微短剧带火青堤菜刀、引来百万游客——遂宁射洪,这座以诗酒闻名的小城,正以微短剧为切口,走出一条“影视兴城”的新路。
不追大制作、不拼大投入,用场景库、群演培训、产业园区织就“服务网”,射洪让镜头里的涪江山水、古镇街巷,变成了拉动餐饮住宿超3亿元的消费热力,更解锁了文化IP变现的可能。
这场从“拍在射洪”到“兴在射洪”的实践,为无数寻求产业突破的中小城市,写下了生动注脚。
2024年6月,一部以高考为题材的微短剧《金榜题名》适时上线,当周直接“霸榜”网络热播剧榜首。该片全片在射洪取景拍摄,剧“火”了,因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诗句闻名的“千年诗城”也火了。
“《金榜题名》其中一个主要场景是祠堂,射洪恰好有这样的仿古建筑。”射洪市文广体旅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此前接到剧组拍摄需求后,当地发动多个乡镇寻找合适场景,并通过视频与对方沟通,最终得以在短时间内敲定。
“恰好”有合适的场景,“偶然”成就爆款短剧?其实,一切都是必然。
早在2021年,射洪市文广体旅局就开始在短剧赛道“试水”。以“射洪最大的IP”陈子昂为主角、以登云楼“金銮宝殿”为主要拍摄场地,演员、化妆、拍摄全是业余人士,很快,短剧《雄才陈子昂》与网友见面。这部总成本约8000元的小制作短剧,累计观看量达6000万人次。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次尝试,让射洪熟悉一个剧组从前期勘景、地接协调,再到场景审批、食宿保障的全流程内容,也为后续成立市级影视产业发展工业专班,建立“专班统筹、部门联动、属地协同”的工作机制打下良好基础。“来我们射洪拍剧,人来就OK。”射洪市文广体旅局相关工作人员如是说。
同时,射洪主动作为,出台《射洪市“引客入遂”促进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设立每年6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剧组落地、企业入驻、作品宣发等关键环节;整合市内景区景点、古镇乡村、特色街区等资源,首创射洪地域标识场景库,系统梳理场景1300余个,生成专业实景图11000余张,可基本满足都市、年代、军旅、古装等题材剧目的拍摄需求;创新盘活国有闲置资产,打造可容纳1200人的“剧组之家”,降低剧组驻地成本50%以上。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射洪累计接待院线电影《猎狼队》、综艺节目《开始捉迷藏》、爆款微短剧《金榜题名》等各类剧组170余个,上线爆款微短剧60余部,播放量超10亿次。目前,《我成了商业大佬》《苏小姐》等10余个剧组正在射洪制作拍摄。
今年2月,射洪开办首期群演培训班,市民刘辉参与其中。常年活跃于本地文化演艺市场的他,敏锐地感知到,射洪微短剧产业机遇无限。于是,刘辉加入了“群演”队伍,发传单、当路人,陆续参演10余部微短剧后,他开始探索新的角色——“经纪人”。
“有些市民的家离剧组四五十公里远,因为喜欢拍戏,只要有空,他们就会开车来拍戏。”刘辉说,目前,射洪群演队伍有1500余人,大部分是本地市民。参演短剧,既能圆演员梦,还能获得收入。
但刘辉偶尔也会发愁,随着微短剧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剧组对群演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本地找会台词、会表演的人,比较难。”
如何在“走路”上台”等生活化场景中,演好不同角色的姿势、说好不同类型的台词?今年7月,在射洪市群众演员专业技能提升培训班上,热播剧《繁花》执行导演彭建伟以“菜市场讨价还价”为案例,将问题一一作答。
这已是射洪举行的新一期专业培训班,射洪市文广体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不仅要培育能‘上镜’的演员,更要通过‘导师库+课程体系+实践平台’的长效机制,积极打造好‘射洪群演’劳务品牌,促进就业、培养本土技能人才。”目前,射洪群演队伍累计参与拍摄达6800人次,发放劳务报酬超300万元。
短短一年时间,以微短剧为突破口,射洪影视产业从无到有、快速起势,成功引进10家知名影视企业落户,涵盖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后期宣发、群演服务等全链条环节,初步构建起覆盖影视生产全流程的服务生态集群。
同时,射洪积极利用闲置资源,加快推进影视产业园区建设,高标准打造两大专业拍摄基地。其中,大榆丝绸厂影视综合片场投资5000万元,规划15000平方米,预计今年9月底竣工投用,已有《逆时追凶》、《扬名游戏》等7个项目预约拍摄。螺湖古街古装影视基地,投资9800万元,打造县衙、皇宫等14类核心建筑,可提供超100个室内场景,预计今年12月底建成投用,目前已吸引《江山无价》《疯狂外星人2》《雁归录》等8个重点项目提前预订档期。
“我们根本没想到,青堤菜刀卖得这么好!”随着取景于射洪青堤古镇的综艺节目开播,青堤菜刀销量猛增,而这只是影视热度为射洪带来的改变之一。
2024年6月以来,射洪累计吸引超120万人次粉丝游客前来打卡取景地,“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现象在射洪频频上演,“跟着影视去旅游”成为新潮流。由此,间接带动旅游总人次增长约300万,同比增长43%。其中,超30万人次走进影视基地开展剧情复刻、短视频创作,“到射洪拍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话题网络曝光量突破300万次。影视引流直接拉动餐饮、住宿、交通、文创等综合消费超3亿元。
2024年,射洪市被四川省广播电视局正式授予“四川省网络短剧拍摄基地”;射洪市3536三线城文创园,被峨眉电影集团纳入“1+N”影视创制体系,成为全省重要影视协同创作节点。
入局百亿赛道,射洪并未止步于此。射洪市文广体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射洪将持续打响“拍在射洪”特色品牌,将诗酒文化、子昂故里、涪江山水等本土元素深度融入影视剧本创作、场景设计和宣传推广全过程,打造具有射洪标识度的文化IP;支持创作一批展现射洪风貌的精品微短剧、纪录片和网络电影;充分发挥影视剧自带流量优势,联动媒体平台,策划“跟着镜头游射洪”“打卡同款取景地”等线上线下活动,吸引优质MCN机构和短视频运营商落地。推动直播带货、乡村网红、文创开发等新业态发展,延伸产业链条。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虎 冷宇 图据射洪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