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8 四川-
A8四川
  • ·多元赛事激活“三城三都”新活力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金九银十”成都的国内国际比赛接踵而至

多元赛事激活“三城三都”新活力

第十三届世界体育舞蹈大赛比赛现场。图据新华社客户端

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协会(ATP)250成都公开赛现场。陈羽啸 摄

“川超”揭幕战激情上演。陈羽啸 摄

  9月20日,成都体育赛事热潮双线迸发。城北体育馆内,第十三届世界体育舞蹈大赛正式启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近200名国际顶尖选手以及国内15个省、直辖市80余支代表队共计1000余名选手踏歌起舞,华丽舞步在悠扬旋律中绽放国际风采;另一边,2025/2026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下称“川超”)揭幕战如约而至,开幕式上川味文艺表演与足球激情碰撞,座无虚席的看台欢呼声此起彼伏。
  从体育舞蹈的优雅竞技,到“川超”赛事的热血沸腾,成都正以多元化活动矩阵持续激发消费活力、彰显国际气质,全力擦亮“三城三都”城市名片,让活力与魅力在蓉城大地尽情释放。

“金九银十”活力四射
成都体育竞技赛事如潮

  8月成都世运会的热烈氛围还未消散,这座城市又马不停蹄地掀起了新一轮的赛事浪潮。进入“金九银十”,各类国际国内赛事如烟花般在蓉城大地接连绽放,从体育舞蹈的优雅韵律到足球赛事的热血拼搏,成都的各个赛场成为活力与激情的汇聚地。
  9月16日,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协会(ATP)250成都公开赛在川投国际网球中心率先挥拍,拉开了赛事密集期的序幕。网球选手们在赛场上展开激烈争夺,网球与球拍碰撞的清脆声响,奏响了运动激情的前奏。紧接着,9月19日至20日,中国·成都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车迷赛(温江站)在北林绿道和光华公园活力开骑,车手们风驰电掣般掠过绿道,车轮与地面摩擦出青春的火花。
  而在9月20日这一天,体育赛事更是迎来了高潮。城北体育馆内,第十三届世界体育舞蹈大赛盛大开启,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近200名国际顶尖选手以及国内15个省、直辖市80余支代表队共计1000余名选手汇聚于此,他们身着华丽舞衣,伴随着悠扬音乐,用灵动的舞步演绎着力与美的融合,将体育舞蹈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天,“川超”揭幕战也在双流体育中心激情上演,韩红的惊喜现身点燃了现场球迷的热情,大家挥舞着手中的旗帜,高声呐喊助威,球员们在绿茵场上奔跑、传球、射门,每一次进攻都牵动着观众的心弦。
  正如最近爆火的体育舞蹈“九头身裁判”谢尔盖·辛金斯所言:“成都始终充满活力”。谢尔盖说,“昨天我还看到街上的很多老年人自在跳舞,享受生活,这种氛围真的太让人难以置信了,这就是成都独有的烟火气与生命力。”若用一种舞蹈形容成都,谢尔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恰恰,“恰恰是彼此嬉戏、建立友谊、传递快乐的舞蹈,而成都就是这样的城市,充满了轻松与美好,总能让人感受到温暖的联结。”
  除了这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还有更多精彩赛事蓄势待发。9月30日,成都蓉城将在凤凰山专业足球场迎来亚冠精英联赛正赛主场首秀;10月26日,获得世界田联金标赛事认证的成都马拉松也将鸣枪起跑,届时,选手们将从金沙遗址博物馆出发,一路穿越成都的古今繁华,感受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底蕴与现代魅力;而在11月,2025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冠亚军决赛将在东安湖体育公园多功能体育馆盛大举行;12月,CFS(《穿越火线》)世界总决赛也将重返成都。
  从传统体育赛事到热门电竞赛事,成都用一场接一场的赛事,打造出了一场永不落幕的体育狂欢,让这座城市时刻洋溢着蓬勃的运动气息。

创新票根经济
实现赛事流量向消费流量转化


  热闹非凡的赛事,不仅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精彩的视觉盛宴,更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有力地推动了成都的消费市场,激发了城市的经济活力。
  从世界体育舞蹈大赛的座无虚席可窥见一斑。据统计,目前成都市体育舞蹈运动爱好者超过40万人,年均带动相关产业产值超过20亿元。
  而在2024年举办的成都国际乒联混团世界杯,更是用亮眼的数据证明了赛事对消费的强大拉动作用。据赛事组委会统计,本届混团世界杯带动消费高达3.8亿元。球迷跨省跨城观赛热度持续攀升,共售出门票10.17万张,实现门票净收入4500万元。购票人群中,76.6%来自成都以外城市。外地游客观赛之余,也纷纷开启了探索成都各类文旅场景的旅程,重点旅游打卡地接待游客372.28万人次。赛事期间,全市重点酒店预订火爆,预订量平均增长25.6%,入住率增长22.1%,营业额增长16.8%。赛事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成都消费市场的大门,让城市的商业活力得到了充分释放。
  在“川超”如火如荼举办期间,为提升球迷观赛体验感,双流体育中心专门打造了1.5万平方米的足球嘉年华互动体验区,在赛场外的训练场设置第二观赛场,设立“成都礼物”品牌推荐区、特色产品及能量补给区、文创产品及非遗展示区3大主题球迷互动区。为吸引更多球迷走进双流、体验双流,赛事期间双流区文体旅局还推出专属消费福利。“观众凭比赛票根扫码,就能领取‘川超宠粉’数字文旅大礼包,礼包涵盖双流景区景点门票优惠、住宿折扣、旅游线路推荐、购物及美食优惠券等多重福利。”双流区文体旅局有关负责人称,希望通过“赛事+文旅”的融合模式,让球迷在观赛之余,深度体验双流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推动区域文体旅消费升级。
  成都在举办赛事时,还十分注重创新消费模式,挖掘消费潜力。例如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协会(ATP)250成都公开赛创新票根经济,观众凭比赛门票可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宽窄巷子、夜游锦江、西岭雪山、武侯祠等成都多家景点场馆、文旅项目、餐厅、酒店享受折扣优惠,将赛事与文旅消费紧密相连,实现了赛事流量向消费流量的有效转化。第十三届世界体育舞蹈大赛赛前,主办方举办的公园城市周末舞会、体育舞蹈“五进”活动,不仅营造了全城热舞的健身氛围,还深化了“体育+文旅”“赛事+惠民”的理念,进一步拉动了文商旅体全链条消费。

以赛事为支点
夯实“三城三都”建设根基


  一场场高规格赛事密集落地背后,是成都多年来在城市功能、产业生态与服务能力上的深耕细作。这座城市正以赛事为支点,不断夯实“三城三都”建设根基,将办赛能力转化为城市发展的长久底气。
  在硬件设施上,成都已构建起“专业场馆+绿道赛场+特色空间”的多元赛事载体矩阵。从可容纳6万观众、符合国际足联标准的凤凰山专业足球场,到承办世界体育舞蹈大赛的城北体育馆,再到串联起山水景观的天府绿道自行车赛道、南河赛艇航道,各类场馆既能满足国际顶级赛事需求,也能承接群众体育活动。
  产业生态的完善则让赛事经济“枝繁叶茂”。以2025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为例,本地企业不仅参与赛事场馆搭建、票务运营,还联动文创、餐饮、住宿等行业推出“电竞+消费”套餐。
  优质的城市服务则让赛事体验更具“成都温度”。赛事期间,交通部门开通“赛事专线”,缩短观众出行时间;文旅部门推出“赛事+文旅”攻略,引导游客深度体验城市;志愿者队伍遍布赛场内外,提供咨询、引导、翻译等服务。此外,成都还将赛事服务与城市治理相结合,通过优化商圈动线、提升餐饮住宿服务品质、完善外语标识等举措,让参赛选手、观众感受到“来了就是成都人”的便捷与温暖。
  从硬件到软件,从产业到服务,成都正以赛事为纽带,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当赛事经济从“一时热闹”变为“长久繁荣”,当办赛能力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成都不仅擦亮了“世界赛事名城”的招牌,更走出了一条“以赛兴城、以赛促产、以赛惠民”的特色发展之路,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久活力。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芮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