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3 专题报道-
E3专题报道
  • ·激活犀浦社治新方法
  • ·工银瑞信基金正式加入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 PRI)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一碗民情民意“浦耳茶”

激活犀浦社治新方法

俯瞰犀浦。

座谈会。

“浦·耳茶舍”。

  

■本期走访:成都市郫都区犀浦街道

  一席茶,二三友,茶香氤氲,时光静好……走进成都市郫都区犀浦街道,一间间独具特色的茶舍成了辖区的亮点与新名片。近年来,犀浦街道为了更好地畅通居民诉求反馈渠道,搭建社民沟通“连心桥”,结合当地居民喜欢喝茶、摆龙门阵这一爱好特点,创新基层工作方法,开展了社区干部进小区特色品牌项目——“浦·耳茶舍”。
  那么,街道如何实现以茶聚人、以茶聊事、以茶解忧,并将“社区治理与茶文化”有机融合?我们一起去喝一碗民情民意“浦耳”茶,品一品犀浦社治的新方法。

延伸服务触角
邻里共话社治难题

  说起犀浦街道2020年的华丽转身,当地居民都会提到“浦·耳茶舍”。21个村(社区)党群服务站点、124个“浦·耳茶舍”点位、收集并解决居民诉求188件……通过创新治理手段,搭建四级网格治理体系,“浦·耳茶舍”的触角已延伸至辖区各个角落,而犀浦街道也在去年真正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百姓监督面对面。
  让万福社区居民叶静倍感自豪的是,辖区的巨大变化中,他既是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和推动者。2020年11月3日,她参与了万福社区“浦·耳茶舍”座谈会,针对成犀家园电瓶车上楼问题,通过“浦·耳茶舍”机制,收集、反馈民情,共同协商实施安装电梯电瓶车报警器,及时解决消防安全隐患。近期,她又和街道、社区干部一道,努力将治理举措向群众身边下沉和延伸,以“浦·耳茶舍”为载体,推动党的声音在一线传播、居民诉求在一线收集、矛盾纠纷在一线化解。而这只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一个缩影,从“浦·耳茶舍”工作机制建立伊始,大到网格管理、小到院落一砖一瓦的设计,每一个细节,无不凝聚着社区两委与居民们的心血。
  “政府相关政策科普不到位”“居民文化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合能四季城二期小 区 治 理 问 题 亟 待 解决”……居民们一边品茶,一边提出自己的想法。收集民意后,社区、街道干部紧扣建议动起了脑筋。于是,社区协同上级领导、社区民警、物业公司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并解决意见,所有问题记录在册,能现场解决的问题尽量现场解决。此外,街道还搭建了社民沟通议事平台,围绕小区群众关切度高的热点、难点问题,培养社区干部、小区居民共商议事习惯,提升小区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棘手的社治难题逐一得到解决,“品茶谋事、凝心聚情、纾困解忧”已成为茶舍的标签,一条独具犀浦街道特色的社治之路也越走越开阔。

优化网格体系
以点带面创新治理

  “推进网格管理,提升治理能力”是犀浦街道在社治工作中“下深水”之处。在党建引领下,街道实施了“决策联议、活动联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困难联帮”五联工作法,全面建立以街道党委为领导,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民小区党组织为引领,业委会、物业企业为基础,驻区单位、各类组织、党员群众互联互动、共建共治共享的居民小区党组织体系。“浦·耳茶舍”的全面铺开、物业楼栋专员的建立、“互联网+”网格治理服务的创新举措,让街道治理工作成效初显。“网格内层级呼叫响应机制”与“职能部门业务线条呼叫响应机制”双线并行,实现了网格体系内、外双循环,形成民生服务有机链,彰显着犀浦街道在社区发展治理中的智慧。
  自从全面推行网格化治理体系以来,犀浦街道辖区内的大小事务更好地实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街道先后建立了社区网格指挥协调、综合网格包干处置、小区网格自治协助、楼栋网格传播等枢纽,为满足群众需求、解决群众难题、回应群众期待,注入了新的力量。
  未来,犀浦街道将坚持实施党建引领网格管理工作,通过科学精细划分网格、构建网格有机体系、创新网格治理沟通机制、实施“互联网+”网格治理服务、健全网格考核评价体系五大体系,着力建设社区网格工作服务阵地,创新培养网格特色品牌,用小网格激活基层大治理。

  华西社区传媒记者 张丽 街道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