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2 专题报道-
E2专题报道
  • ·这是家医的承诺,服务的约定!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有需要,我就到”:

这是家医的承诺,服务的约定!

上门为老人测量血压。

史金凤家庭医生团队。

  

成都家庭医生风采录

  哪家的老人有高血压,哪家老人需要持续用药控血糖,哪家有患者行动不便需要护理……这些情况史金凤家庭医生团队“如数家珍”,这个5人小组的家医团队成了当地居民最喜欢的“熟面孔”。

A坚守责任 家医的承诺温暖人心

  在万春镇的金星村和三井村,居民们都知道,有健康问题就找“史老师”!大家口中的“史老师”,正是史金凤家庭医生团队。“有需要,我就到!”在史金凤家庭医生团队中,这成了大家对居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2015年,万春镇中心卫生院家庭医生团队开始为辖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史金凤家庭医生团队负责的是三井和金星两个村共5000多人。“村上以留守老人居多,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管理是我们最主要的工作内容,建立健康档案,入户做健康随访,有时候陪居民聊天排解心里的忧郁,每一件事考验的都是家庭医生的细致和耐力。”谈起自己的工作,史金凤介绍说。
  前几年,村上很多地方路比较窄,每次下乡做健康随访,团队成员们只能骑上“电马儿”,或者索性“甩火腿”。90后的黎颖是史金凤家庭医生团队的全科护士,说起和团队长下乡的经历,她总是苦中带着乐。“村里以农户居多,大家都会养狗护院,我们每次去居民家时必备一根‘打狗棒’,去的次数多了,连狗狗看到我们都不叫了。”
  在这个5人家庭医生团队中,有两人为70后,其余三人均是90后。“史老师身上有着一股老黄牛般的韧劲,这种韧劲总会鼓励着团队的年轻人,在她的带领下,我们也更有使命感和责任感了。”黎颖说道。

B

融合创新 做优基层健康服务

  在万春镇,史金凤还有着“明星健康守门人”的称呼。让药师参与团队健康管理、慢病长处方便捷居民、借助医联体协作提升服务能力,由于有着这些创新举措,史金凤家庭医生团队成了温江区的一块明星家医招牌。
  在多年的家庭医生服务中,史金凤团队结合工作实际,总结出一套“ABC”健康管理模式,其内涵就是根据依从性、配合度,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A类是指依从性好、状况较好的一部分人,对于这类群体,家庭医生就预约到院内进行干预;B类是依从性不好的签约居民,这类人群的健康管理则采取在下班时间入户开展血压血糖监测、健康宣教指导等工作,通过这种“面对面”的服务建立信任感,引导群众规范就医,合理用药;C是针对离家较远、行动不便的签约居民,采取上门送药,体检报告解读,送健康上门服务等形式。
  自2015年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以来,万春镇中心卫生院通过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模式,让居民们知晓家庭医生、了解家庭医生、理解家庭医生,不出门就能享受专业、贴心的医疗服务。为了更高效地服务居民,做好健康管家,万春镇中心卫生院采用全员参与模式,将全院医务人员分成不同小组,根据村、社区分布情况,灵活地为居民提供服务。如今,15支家庭医生团队,参与签约、慢性病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真正将基本医疗、基本公卫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全融合。

C

“疫”路相伴 抗疫路上家医不缺席

  2020年2月26日下午,万春镇金星村居民李婆婆在家属搀扶下焦急地来到卫生院,“史医生,麻烦你看看,我们到了几个医院呼吸科都没有床位。”李婆婆老伴儿张大爷着急万分地说道。78岁的李婆婆患有呼吸道疾病,疫情期间病情复发加重,辗转多家上级医院呼吸科都没有床位,只能求助家庭医生。
  初步了解李婆婆的基本情况后,史金凤一边积极联系上级医联体单位,一边通过视频联系温江区人民医院呼吸科专家,对李婆婆进行远程会诊,在医联体专家指导下为李婆婆做初步治疗。两天后,在得知区人民医院呼吸科有床位后,史金凤家庭医生团队第一时间通过医联体绿色通道,将李婆婆转至区人民医院。因为有着家庭医生团队的长期健康服务跟进,李婆婆转入区人民医院后身体状况好转起来。看着老伴一天天好起来,老伴儿张大爷眼含泪花,鞠躬感谢史金凤家医团队。
  疫情期间,史金凤家庭医生团队通过电话回访、语音视频等形式开展健康管理、用药指导、防护宣传。由于居民不便出门,史金凤家庭医生团队还时常送药上门,“特殊时期哪怕是最细微的关心,也能为居民带来巨大的力量。”回顾疫情防控那段日子,史金凤这样总结。
  华西社区传媒记者刘俊

卫生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