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3 要闻-
E3要闻
  • ·用真情服务书写社治“融文章”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用真情服务书写社治“融文章”

——专访锦江区牛市口街道九眼桥社区党委书记董毅

董毅带领大家重温入党誓词。

走访入户,问需于民。

  

书记话初心

  一个时常穿梭在院落街巷的身影,一本记录着社情民意的台账,一套服务于辖区百姓的机制,拼构为成都锦江区牛市口街道九眼桥社区党委书记董毅的工作剪影。作为社区工作的“新人”,年仅32岁的他,去年成为新一届“两委”班子的带头人。

■坚守初心带好头强党建、抓班子、链资源

  “作为一名年轻的社区党委书记,我要把年轻人的干劲、热情更好地用到社区工作上、体现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上,为服务居民注活力、添动力。”这是董毅的工作初心,他也正是这样践行的。在担任社区党委书记的这一年里,他坚持把加强社区班子队伍建设摆在首位,通过完善党委议事和决策制度,不断树立了班子成员的责任意识,增强班子的团结力和凝聚力。
  与此同时,董毅还主动和一直在社区工作,或是已经退休的社区老同志沟通交流,从他们那里了解到辖区的基本情况和重点难点,虚心地听取他们在工作上的建议与意见。在此基础上,董毅决定创新实施联动机制,延伸红色触角,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发掘和利用辖区的党建资源。
  “在今年5月14日,我们第一次与辖区娇子小学党支部共同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以主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们讲述了一堂生动的党史课。”董毅表示,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既是社区党史学习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社校联动实施路径的重要探索。
  此外,街道社区还指派2名党建指导员下沉指导,不断推动各院落小区形成以党支部为核心,业委会、物业、居民小组三方参与,汇集N种资源、力量、效应的“共治1+3+N”院落(小区)治理格局。据悉,截止到今年5月,社区新建2个物业党支部、1个物业党群服务站。

■书写三本民情台账访民情、解民忧、暖民心

  九眼桥社区总面积0.45平方公里,所辖居民户数8400户,居民院落14个。其中,7个物业小区,7个老旧院落,居民存在不同的诉求与服务内容。因此,为了快速了解辖区情况和居民诉求,董毅定期走访辖区的各个小区院落,并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随时记录着居民群众反映的各项问题。采访中,记者发现笔记本的页码上面还用索引码分类标注着各类工作事项。如遇到需要查询的事情,他都能够快速地从笔记本上找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现在手里这个已经是第三个笔记本了,这些工作笔记加起来有上万字,成为了特殊的工作台账。”董毅笑着说道,只要是笔记本上记录的问题,他会做到在第一时间给予解决。如果遇到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他也会明确工作措施和期限,逐步解决,切实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除了定期入户走访外,董毅还利用召开坝坝会、座谈会、天府市民云、微信微博等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居民诉求、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化解矛盾纠纷。同时,借此链接辖区资源、实现辖区人员、资源由“碎片化”到集成式匹配的转变。目前,社区已搭建形成“社区能人智囊库”与“社区资源对接库”。
  宏济上路88号为老旧小区,长期以来存在自发搭建车棚的现象,不仅占用了一半行人通道,而且,还成了二手自行车的堆放窝点。院委会找到社区希望拆除搭建车棚,但是,当时的费用出处却成了难题。为了有效地利用辖区资源解决问题,董毅梳理了“社区资源对接库”内的单位,通过院委会填写了《社区需求清单征集表》,并将该情况与华优建筑设计院进行了对接。设计院在了解情况后,免费地为小区拆除了搭建车棚,并对破损的墙体进行了修护。整个拆除过程前后不到一个月就被快速地解决了,院落环境焕然一新,董毅的工作也得到了居民们的认可。

■探索“四环”服务机制聚需求、激活力、促发展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社会治理的难度和复杂性也越来越突出。如何打开社区治理的新格局,是董毅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对此,董毅带领两委班子通过前期不断摸索,立足实际、从便民惠民的视角出发,征集社区服务心愿和提案,尝试推行社区服务项目化的工作。
  “最开始,我们以为社区服务项目化只是单纯地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来运作。后来,我们发现这其实是以项目化运作的管理模式来精准施策、解决居民生活上的问题。”董毅说,社区两委通过不断地讨论与实践,将社区服务的需求征集、方案立项、项目实施、评估反馈四大阶段,总结提炼成“微询环”“集智环”“聚能环”“大回环”社区服务项目化的“四环”实现机制,最终使得工作实施环环相扣,形成闭环。
  目前,社区已征集到“防患未燃”院落(小区)消防安全营微创投项目、“垃圾分类,你我同行”等社区公益微创投的项目。同时,社区聚焦关怀特殊群体,持续组织开展“情满锦江春风送暖行动”。
  如今,社区通过社区服务项目化的举措和实现机制,极大地调动了辖区社会组织、自组织和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有效实现了“为民办事”向“助民干事”的转变,激发了居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下半年,社区还将继续推进社区服务项目化的工作,通过运用‘四环工作机制’聚焦于辖区老旧院落的改造和物业小区品质提升的诉求,以及一环路市井生活圈宏济路片区的改造和街区生活消费场景的提升,做好社区发展治理的‘融’文章,进一步增强居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努力实现‘推开门就是美好生活’的愿景。”董毅说道。
  华西社区传媒记者高昊焜社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