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2 专题报道-
E2专题报道
  • ·基层治理要先走进群众心里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基层治理要先走进群众心里

——专访四川天府新区华阳街道西寺社区党委书记加洛古尔

加洛古尔走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心声、宣传党的政策。

“糙汉子”加洛古尔细心查看残疾老人轮椅是否完好。

工作中的加洛古尔。

  “书记,我们楼上有人养鸡,好臭哦。”
  “书记,是不是水管扯拐了,热水器都打不燃。”
  “书记,周婆婆又不吃饭,你去劝劝她。”
  这是四川天府新区华阳街道的西寺社区党委书记加洛古尔的工作日常,他每天走进小区,就有居民主动向他倾诉烦心事,他一边走一边问居民近况,一边记一边解决问题。皮肤黝黑、浓眉大眼、声音洪亮、健步如飞,看上去是一个粗狂的“糙汉子”,实际上,对待工作和群众,他耐心又细心。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同时也是加洛古尔在四川天府新区华阳街道从事社区工作的第9个年头,他已从曾经的“门外汉”成长为社区治理的“行家里手”。

彝族小伙记初心
9年青春扎基层

  “我爸爸年轻的时候,在老家以各种文艺形式宣传党的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加洛古尔是彝族人,在华阳出生,听“彝海结盟”的故事长大,从小就希望长大了能为国家建设作贡献。2001年入伍当兵,在部队期间,被评为优秀班长,2005年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退伍,2012年加入彼时华阳街道华新街社区,一干就是8年,2018年被评为天府新区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华阳街道28个社区合并为24个社区,社区“两委”重新换届选举,加洛古尔因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耐心细致的群众服务被选举为西寺社区党委书记。
  “去社区工作之前,我以为社区工作很轻松,不就是与婆婆大娘聊聊天,还能难倒我?等真正投入社区工作,才知道跟我的想像完全两码事。在社区工作,居民们的吃喝住行,各种问题都要找我们。社区的工作虽然繁琐,但是每当被群众需要,通过自己努力为居民解决他们的困难后,我就感觉自己的工作是很有价值的。”

群众冷暖常挂心
抽水防涝至凌晨

  与加洛古尔共事多年的通济桥社区书记邓著丽对记者说:“我们是2015年开始共事,2017年我是党委书记,他是居委主任,工作配合很默契,加洛古尔干工作不用多说,勤勤恳恳,有什么脏活累活都冲在前,而且他脑壳也机灵,很多别人化解不了的矛盾,他去就得行。”
  2020年以前,加洛古尔在华阳街道华新街社区(现通济桥社区)工作,该社区老旧院落居多,每年到了7、8月份,暴雨连连,加洛古尔与其他社区工作者就会投入紧张的防汛抗涝工作中。2020年前的华新大院,排水管年代久导致功能减弱,一到汛期院子就内涝,积水要及时抽走,不及时抽走不仅会给居民造成出行困难,还会加大抽水难度。无数次,只要下暴雨,加洛古尔就会起身去院子,甚至常常凌晨两三点,暴雨一下,他与值班人员就要立即行动,一起抽水防涝,直到能确保居民们安全出行。2017年7月2日、3日连续下暴雨,华新大院抽水从清晨一直到晚上,抽了整整一天。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和内涝,群众心中难免担忧、害怕,但是只要看到加洛古尔及其他社区工作者在小区,他们就放下心,因为知道有人日夜牵挂他们,努力保护他们的安全。
  后来,在社区和华阳街道的共同努力下,华新大院安装上了“强排系统”,彻底解决该院落内涝问题。如今走进华新大院,居民们仍然对那几年汛期抽水记忆犹新,对加洛古尔的印象更是深刻。华新大院的罗培林,是亲眼看到加洛古尔如何为居民们风里来雨里去。“加洛古尔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以前我们院子,老是被淹,夏天暴雨多,无论是半夜还是凌晨,我们只要一个电话,他会立即过来,有时我们还没有打电话,他就过来了,与其他人员一起,抽水、拦水,水抽完了,他还要和大家一起扫院子、清淤泥,有时候水太深,把他们的雨靴装满了,他们的脚也被院子的脏水泡胀,有时半夜过来,我想给这些社区的人员买水、买稀饭填肚子,他们都不让我买。都是年轻娃娃,我们看到确实很心疼。”

听取民意暖人心
平等沟通赢信任

  加洛古尔特别关注居民“住”的问题,他认为让群众住得舒心,是增强群众幸福感的第一步。从社区换届选举以来,加洛古尔几乎天天都泡在西寺社区宏升花园小区院子里,“宏升花园1-5栋水管去年爆管8次,今年2次,这个问题必须解决,我们与居民们沟通好,向街道报告后,得到批准,启动了1-5栋的自来水管改造,矮楼层的管子已安好,现在安高楼层的高压水管。”7月8日,埋高压水管的地沟已经挖好,加洛古尔现场仔细检查、督促施工。
  “要给我们修几个可以跳舞的小广场,另外还要放一些椅子,邻居之间可以常摆谈……”宏升花园小区是西寺社区2008年修建起来的安置小区,有2192户,居民多为老华阳安置居民,基础设施老化带来的问题,常常影响居民们的正常生活,面对“百废待兴”的安置小区,及充满期待的安置居民,加洛古尔和社区其他工作人员总爱主动钻进人群中“望闻问切”,面对群众提出的一个个诉求,他会立即记录在手机备忘录里。“西寺社区小区提档升级,我们引导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他们不仅不反对,还会敞开心扉告诉我一些很好的改造想法。”
  他说自己爱做“闷墩儿活路”,“走”和“调”是他常用的工作方法,他认为从事基层治理工作,应勤于走进院子,群众心里都有一杆秤,走得多了,才知道群众迫切需求在哪里,群众才会更加信任社区。“调”就是去沟通。先听群众的呼声,听他们的建议,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沟通,在这种面对面的沟通中,不仅能知道居民们有什么烦心事、新期待,还可以宣传对小区的改造计划及党的各项政策,从而获得广大群众支持。西寺社区居民张兴华表示:“现在的社区干部都是干实事的,我们小区情况太复杂,要改造好,不容易,他是来啃‘硬骨头’。”
  “天府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群众也有了新期待,安置小区肯定会冒出各种问题,问题搁置久了不解决,群众就窝火,作为社区工作者,我们要主动去跟群众沟通,能解决的立马解决,不能解决要做好解释工作,一遍说不通,说十遍,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加洛古尔总这么说。
  水管重新铺装、非机动车棚更新、漏水楼面修补、监控摄像头安装……在宏升花园提档升级规划图上可以看到有休闲、娱乐、健身设施和绿树环绕的公共空间,与现在的小区相比,面貌将焕然一新。
  西寺社区宏升花园小区的院落环境一点点变好,社区工作人员们的办公楼依旧还是板房。在这栋临时性办公楼里,加洛古尔的办公桌上始终整齐摆放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它的见证下,基层治理的探索者们正在一件件民生实事中,践行党员的初心。
  华西社区传媒记者刘福燕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