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味蕾总是与众不同,对于臭味饮食可谓情有独钟,譬如臭豆腐。每年商品展销会,长沙臭豆腐的喇叭声比比皆是,一路过去,臭不可闻。总有人端着盒子,用牙签挑着边走边吃。没去过长沙,也没吃过火宫殿的臭豆腐,总怀疑臭豆腐在我们这里变了滋味。你想,用辣椒油、葱花、芫荽等一系列作料装扮后的臭豆腐,还是原滋原味的臭豆腐吗?不过,油炸的时候,真的臭,臭飘十里。然而,围而买者众矣。十字街的“巧儿臭豆腐”,“臭名远扬”,据说已是品牌。对于吃货来讲,臭豆腐是道美食,鼻子虽吃亏,但嘴巴已享受,灵魂亦洒脱。
在楼上,偶尔闻着臭味,总怀疑化粪池泄漏。久而久之,终于发现对面街上开了家卖螺丝粉的铺子,臭味就是从这家店散发出来的。螺丝粉虽臭,店铺却门庭若市。孩子闹着吃,打包回来,臭味如影随形,电梯里禁不住有人发问,端的啥?然后感慨,真臭!打开食盒,臭味更加强烈。螺丝粉类似于粗粉条,可孩子吃得津津有味,还友好地挑出一筷子:“尝尝吧”。酸、辣、绵软,回味悠长。本着和谐一家亲的原则,我点头:“还行”。孩子让网上购买,下单时发现居然要一个月后才发货。终于等来时,迫不及待地按说明操作,满屋洋溢着臭味。螺丝粉是什么时候风靡全国的呢?似乎是“随风潜入夜”,悄无声息就遍布大江南北了。想当初方便面肆意横行的时候,闻着就让人心生向往,口水长流。记得在四川达县读书时,有次搞活动,五个方便面包装袋可换一袋。于是,我们寝室里集体买了来,拆了袋子陆陆续续换了好多。那段时间,整个楼层都氤氲着方便面的气息。以至于后来,我闻着那味就反呕,并且多年不吃方便面。想而不得让人惦记,过犹不及让人反感,万事都有个“度”来量化。
螺丝粉煮得多了,终于发现了臭的来源,原来就是那包酸笋。去了酸笋煮,孩子说,咋没那味道了,不好吃——臭的味道也让人念念不忘,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记得好友在南京某县当记者时下乡就餐,总觉得馆子里飘浮着大粪味,心里疑惑附近有厕所。最终,端上来一盘菜,是挖空的南瓜,里面蒸着臭豆腐。真的很臭,也真的好吃,以至于她没齿不忘,记叙时笔下生花。
中国人的饮食,外国人大约很难理解,比如皮蛋,他们就望而生畏。倘若要他们尝尝苗家的“百草汤”,要是知道主料是牛肚子里未消化的草,可能会大惊失色,立马敬而远之。所以,这臭的饮食,饕餮者是玻璃照着清泉水——嘴里不说,心里明白,嗅觉不重要,滋味悠长就行。这就应了那句话: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