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自己的革命生涯,郭老记忆的风帆又驶回了家乡——河北省沙河县。1931年出生的郭二会,是在烽火狼烟中长大的。
抗日战争中,郭二会父亲担任村长,他大哥担任民兵游击队长。在家人的影响下,郭二会发誓要参军抗日,但年龄不符合参军条件,就先加入了抗日儿童团,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鸡毛信。
因为年纪小,个子也不高,郭二会穿梭于敌占区,给八路军送鸡毛信。这项工作危险重重,一不小心便会被敌人发现。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7年,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部队在村里征兵,郭二会应征入伍。经过近1年的军训,他被分到了作战部队。解放战争时期,郭二会随部队南征北战,从华北打到西北,从西北打到西南,徒步几千里,相继参加了临汾、晋中、太原、扶(凤)眉(县)、秦岭、巴中等六大战役。
回想起当时的情况,郭二会记忆犹新。六大战役打得相当艰苦,伤病员特别多,因而护理工作相当繁重、艰苦。郭二会以及其他护理人员,既要冒着炮火从战场上抢救伤员,让他们及时得到治疗;又要在敌人飞机、大炮轰炸下护理伤病员;还要随时投入战斗,保护、掩护伤病员,把他们转移到安全地带。
有一次,郭二会在护理伤寒病员时,也被伤寒感染。他连续高烧7天7夜,昏迷不醒。最后,所长给他打了1针难得的药剂,他的高烧才退下去,从生死边沿上被抢救过来。
郭二会参加的最后一个战役,是巴中战役。此次战役,部队行军走的是大巴山的小路,稍有不慎,就会掉入路下的万丈深渊。在巴中战役中,郭二会和战友们一面顽强固守,一面进行反击,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歼灭敌人一个军。
1954年,郭二会退伍转业到成都市华阳县医院工作,一直到1992年离休。离休后,他依然经常关心并参与社区活动。在通济桥社区每一次主题党日活动中,几乎都能看到郭二会的身影;每一次参加党组织的会议,他总是率先到达现场。看着郭爷爷步履蹒跚坚持参加会议,社区里的年轻党员们都被他的精神所感染。
在郭二会心中,党员的身份是党对于自己的肯定,所以一定不能让党和政府失望,在照顾好自己身体的同时,他也希望能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做党和社区最忠实的“粉丝”。
不怕流血牺牲,更不怕艰难困苦,郭二会用生命铸就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用热血书写了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郭二会是华阳街道当之无愧的“初心使命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