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阳广都上街南阳盛世小区,年近90的陈武貌讲述着他的故事,战场上九死一生,军功章记录着他经历过的战火硝烟。
人生如果可以被收藏,那么,一个四四方方的收纳盒里记录见证了陈武貌年轻时的经历——渡江战役纪念章、淮海战役纪念牌、解放华中南纪念章、解放大西南纪念章、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纪念章以及解放纪念章。
由于父母去东南亚地区经商的缘故,陈武貌出身于越南,他7岁时被送回老家广东省潮阳县,就此一别,再也未与父母相见,和大三岁的哥哥相依为命。1947年,陈武貌跟随哥哥,加入了第二野战军第一纵队,成了一名战士。
1947年,刘邓大军从鲁西南重镇菏泽出发,挺进大别山,陈武貌就在这支部队中。他回忆说,挺进大别山是最艰苦的日子,自己随军参加战斗,飞机就在头顶上盘旋,子弹从眼前飞过,随时都有可能牺牲。晚上看不见路,每个人手臂上绑一条白毛巾做标记。
在陈武貌看来,自己是“党的儿女”。部队像大家庭,党就像自己的母亲,不仅教本事,还在生活上给予照顾,给予温暖和依靠,让自己从无知的孩子成长为有理想、有追求,为民族解放而战斗的战士。
陈武貌当了11年军人,1958年被分配到云南孟定农场医院担任药师。“人民军队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逐步确立了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的任务,所以,当时陈武貌既要救死扶伤,又要挥锄头搞生产,还得准备在敌人来临时拿起枪来打仗。
承受过战争硝烟,经历过历史波澜,辗转于岁月与山川河流之间的陈武貌,1985年5月光荣离休,随子女来到华阳居住。在他眼里,这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
陈武貌担任了老干部局离休支部书记,他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带头交纳党费、组织支部成员开展党日活动,社区工作人员都称赞他是社区里的“标兵”。陈武貌在老干部局担任离休支部书记期间,根据离退休干部党员的实际情况,组织大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2003年前后,离休支部成员有的去世,有的调到了其他地区,陈武貌便将生活重心转移到社区活动中,说自己是“爱管闲事”的老头儿,社区党日活动只要通知了他,他一定会到场。陈武貌表示,自己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定会积极参加党组织的活动。他说这是一个老兵的执着,更是一名党员的职责。
激荡的时代,从不缺乏英杰。闪亮的勋章,凝聚铁血男儿的自豪;军人的荣誉,就在方寸之间闪耀。陈武貌是华阳街道当之无愧的“初心使命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