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3 人物-
E3人物
  • ·他在社区修文物 14年过手近千件器物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2008年与髹漆补缀结缘后,陈刚就像被漆给“粘住”了,再也放不下来

他在社区修文物 14年过手近千件器物

陈刚将碎成90多片的元代孔雀绿釉龙纹大罐修复成功。

常人眼中的一堆碎片,到了陈刚手上都能变废为宝。

修旧如旧,陈刚用多种方式让残器重生。

  “开年邀请居民来这儿参加文物修复鉴赏沙龙、非遗技艺展示等公益活动,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学到东西。”1月2日上午,成都武侯区华兴街道三河社区天晴集社区美学空间里,陈刚与浓园新时代文明实践岗的志愿者们正在讨论今年的活动安排。这个全川独一无二的社区美学空间集艺术、音乐、慈善、学术、潮流为一体,通过串联营造高品质文旅消费场景,推进文创空间与社区生活有机融合。

用生命修补
“全副武装”开启髹漆实验

  今年51岁的手艺人陈刚,在社区美学空间里主要负责文物髹漆。这些年,从他手上获得重生的器物少说也有近千件。他的工作室里放着很多瓷器残片、断头缺胳膊的青铜雕塑、红红绿绿的琉璃碎片……在常人看来的一堆堆垃圾,到了这儿都能变废为宝。经过他的妙手回春,那些破瓷烂瓦又能恢复当初的模样,有时重修的器物比原件更有“味道”。一直以来,陈刚都运用中国传承千年的髹漆补缀技艺,让一件件已“殒命”的物件起死回生,焕发新的光彩。
  自从2008年与髹漆补缀结缘后,陈刚就像被漆给“粘住”了,再也放不下来。当年,还是英语老师的他,特别喜欢古玩收藏。一次,自己心爱的藏品明代瓷罐被打碎,甚是心痛。“这样的孤品是花钱都买不到第二件的,想找人进行金缮修复(修复残缺器物的技艺),一打听手工费是个‘天价’!心想,给了钱能不能修好都是问题。于是查资料,准备自己动手修复。”陈刚说,“一开始就遇到很大困难,髹漆补缀主要的粘合剂——漆,要‘咬人’!”很多人告诉他,漆是化学东西,做漆时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对它过敏,过敏严重的会被“封喉”,如果没有及时医治还有可能当场窒息。这可是用生命在修补呀!陈刚有点犹豫,于是认真查阅资料,并找到曾经当过漆工的表叔打听“内幕”。
  根据相关史料及亲人的描述,他得出一些结论:平时大家接触的漆确实是化学混合物,但老漆工、漆匠们用于做漆器、刷老家具、修复古董的那类中国大漆,不是化学混合物,而是全天然的漆树树脂。这种用老工艺提炼的树脂,滴漆入土千年不腐,性状稳定无毒无害无味,但氧化过程会引起部分人群的过敏反应。表叔做漆工时就有过敏反应,但不严重,只要不再接触漆很快就能恢复健康。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陈刚戴上口罩、防护镜、医用手套……“全副武装”地开启了第一次髹漆实验。

髹漆万物
每一次修复都是一次重生

  根据明代中国漆器制造技术书籍《髹饰录》中对补缀(修补漆器)这一技艺的记载,陈刚在粘合材料中加入了糯米粉、大漆、蛋清等物质,对已碎成十几片的瓷罐进行塑性。他用自己调和的底漆漆糊粘连,经过一片片的拼接,碎片很快被重塑成罐子的形态。塑性成功后,他又专门在家里开辟出“小黑屋”将罐子放在没阳光又能保温保湿的箱子里做阴干处理。数天后,取出打磨,去除多余部分,填补漏洞缺口,再阴干。又过了数天,再对罐子进行面部装饰,刷描上金地漆,撒上金粉,涂上罩金漆。
  经过20天左右的精心“呵护”,心爱的藏品明代瓷罐“还原”了!肉眼可见的裂痕,被陈刚亲手描绘的金线所覆盖,虽然罐子已是件残器,但有种残缺的美,看上去比以前更有“味道”。“就像《病梅馆记》所表达的一样,其实不少的古代文人都认为残缺之美是至高审美。髹漆补缀能让残器重新焕发魅力,与破损前完全不同的魅力!”陈刚说,第一次修复时间不长,花钱也不多,效果十分满意,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地喜欢上髹漆补缀。
  为了练手,陈刚专门购买残器进行修复,看到一件件器物获得重生,他倍感高兴。可是,对髹漆钻研越深,越发现自己知识匮乏。2010年,他与成都漆器厂的工艺大师邹晓屏、吕树强的高徒郑小梅相识,虽然他们不做修复,而是做漆盒、漆碗等物件,但大家用的材料都是大漆。大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门手艺——用漆做脱胎器物以及对漆的传统上色工艺等有很多共同话题。
  “这个圈子很小,大家都是爱漆之人,彼此会有惺惺相惜的感觉,愿意互相成就,不会藏着掖着。通过与行家的交流和自己的学习,我理解到什么叫‘漆髹万物’。”陈刚说。
  对髹漆钻研深了,他越来越爱这门技艺,修复的物件越来越多,时间显得越来越不够。2015年陈刚辞去了教师工作,开始专职髹漆。他在成都市人大代表、成都市文联副主席、浓园董事长杨丽女士的支持下,在华兴街道的天艺·浓园艺术博览园中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发展传承工作室物名堂。在此,他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髹漆补缀及漆器文创品的研发上。
  同年,陈刚收到了修复元代孔雀绿釉龙纹大罐的任务。10年前,同等大小的明代青花大罐“鬼谷下山”在佳士得拍出了2.3亿人民币的高价。看着90多片碎瓷,他想到如果能将它修复好,这官窑的龙纹大罐依然能重新焕发光彩、依然能有很高的价值心里就很激动!经过多日的研究,陈刚准备接受挑战。塑型、补缺、固胎、反复打磨、一遍遍上漆……11个月后,终于修复成功。目前,修好的元代孔雀绿釉龙纹大罐正作为重要展品在浓园艺术博览园主办的文博艺术体验展进行展出。
  现在,陈刚在业界颇有名气,不少博物馆和大型文物店经常送文物来找他修复。一些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也前来拜师学艺。陈刚很高兴能通过自己的勤学苦练在喜欢的事情上有所建树,并让更多的人关注髹漆补缀这门中国流传千年的技艺。
  “今年,我们将利用艺术博览园申报成都市社区美学空间的契机,邀请居民参加文物鉴赏修复沙龙、非遗技艺展示等公益活动,让大家了解大漆,把祖宗的手艺传承好。”陈刚告诉记者。
  

华西社区传媒首席记者 沈悦 摄影报道

  

黑白照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