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区举办社治本土专家结对培养沙龙
围炉煮茶研究社区治理。
敬茶拜师。
近日,成都市新津区举办“围炉煮茶·茗香结缘”社治本土专家结对培养沙龙,9位社区书记现场向成都市社区信义治理学院院长陈剑军、成都大学教授吴银涛、成都市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阳、武侯区晋阳街道党工委委员、吉福社区党委书记李含荣等敬茶拜师,结下师徒缘分后展开结对培养,进一步增强自身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抓统筹等综合本领。
去年,新津区委社治委组织开展了社治本土专家评比,通过镇街推荐、区级集中评比的方式,建立了“新津区社治本土专家库”,评选出首批社治本土专家,他们是五津街道抚江社区书记蔡洪毅、花源街道柳河社区副书记唐敏、普兴街道骑龙社区书记陈均、柳江村书记王洁、兴义镇张河村副书记李媛媛、宝墩镇太平场社区副书记叶文秀、玉龙村书记杨兵、永商镇季河村书记何雄展、安西镇方兴社区书记王立红。
为了提升区级本土社治专家库首批入库专家能力,新津区委社治委通过建立导师制,精选一批市级社治专家导师与本土社治专家开展结对培养,进一步提升本土专家的综合素质,新津区举办了此次“围炉煮茶·茗香结缘”新津区社治本土专家结对培养沙龙,邀请成都市社区信义治理学院院长陈剑军、成都大学教授吴银涛、成都市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阳、武侯区晋阳街道党工委委员、吉福社区党委书记李含荣等担任导师,9名本土社治专家向导师献茶拜师,结下师徒缘分。
记者了解到,在结对培养中,本土专家既是学员又是具备一定社治实践能力的基层干部,拜师后将以深学细悟社区发展治理理论和治理实务为导向,做到“勤学、勤问、勤练”,通过理论学习、实践反思、跟岗观察、交流对话等方式,与导师加强对接联系、学习沟通,心无旁骛钻业务,沉下心来干工作。每个本土专家在为期半年的培养周期内需跟岗培训4次以上、跟随导师外出考察讲学不少于2次、邀请导师实地指导不少于2次,至少完成1个社区发展治理相关课件。
培养过程中,新津区委社治委将通过建立微信群、座谈交流、主题沙龙等方式,不定期沟通掌握情况,及时检验培养成效,并会同组织部适时择优选择本土社治专家到区级课堂授课,增加其实战经验,培养周期内至少要开展1次中期教学评估和终期风采展示,确保结对培养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开展结对培养,就是希望借助市级专家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强的实践操作和丰富的外部资源,进一步提升本土专家综合素质,推动社区组织动员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市场运作能力和场景营造能力大幅提升,以社区治理工作的专业化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结对献茶仪式上,本土专家们纷纷表态,讲到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各位导师也谈了‘收徒’感受,对各位学员提了希望,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不负师恩。我们也希望通过为期半年的结对培养,采取理论学习、实践反思、跟师学习等方式,让本土专家成长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具有良好教学风格的社治专家,力争培育一批能到全市、全省,甚至全国讲好新津社治的社区干部。”新津区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