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格治理品牌 共创幸福美好生活
双福路社区召开微网格会议。
小区居民阅读街道印发的宣传品。
荣武警官担任双福路社区总网格党委副书记。
楼上宠物吵闹,楼下邻居遭殃!几周前,成都市万年场街道华润六期居民王婆婆遭遇了这样的闹心事。为避免邻里直接闹僵,王婆婆没有上门“投诉”,而是径直来到小区内的“荣武警官工作室”求助。作为万年场街道双福路社区总网格党委副书记的荣武警官了解情况后,即刻联络微网格员上门向居民进行文明养犬宣传,并耐心交涉。经过调解,邻居致歉并承诺文明养犬,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矛盾冲突化于无形。
有求必应,调解迅速!近年来,万年场街道以党建为引领,以“共建共治共享、共创美好生活”为目标,力求打通服务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百米”,扎实推进微网实格治理工作,打造出以双福路社区为代表的“红色微格凝一心四微载体润万家”网格治理品牌,助力辖区实现“治理一张网、微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目标。
王婆婆所在的双福路社区,作为万年场街道产业聚集的重要区域,辖区内写字楼、商城、商住小区密集,与物业公司服务区域高度重合。按照街道“总网格不破社区、一般网格不破小区院落、微网格不破楼栋单元”的要求,社区紧抓微网实格治理工作契机,建立由社区党组织联系党员骨干、党员骨干联系小区党员、小区党员联系本小区居民的“三联”工作体系,通过上门走访、院落坝坝会和微信群等方式,了解民情民意,不断完善网格党组织建设、加强人员培训。目前已建立11个一般网格、2个专属网格、129个微网格,组建起由142名微网实格党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全力织密织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服务网络。
一个社区,一家物业,如何解决社区、物业各自为阵的局面?如何做好基层治理工作?双福路社区“红色微格”给出了答案。
据了解,华润六期业主入住之初,小区物业平均每天接到群众反映诉求50余项。每天,物业都要为解决群众诉求而疲于奔命。自微网实格工作开展以来,依托小区“红色港湾”阵地,社区联合华润物业通过建立机制、搭建载体、开展活动,构建起以社区党组织为引领,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有机联动,社会单位、居民代表、志愿者共同参与的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红色微格”新模式。
“以前,居民们有诉求,都是找物业、社区。现在,只需要找微网格员。”双福路社区党委书记何红飙介绍,目前,该小区共设立12个微网格,其中12名微网格长均为党员,物业中心党小组6名在职党员均担任微网格员、党小组长,形成党员争先、推动治理的小区红色微网格治理体系。
此外,小区在“红色微格”治理上充分发挥自循环功能,倡导党员微网格长带头、党员微网格员发动、居民群众响应的互联互动,在小区居民的共同讨论下制定了《华润六期锦云府微网格议事流程》,微网格员发现问题及需求后按分级分类匹配对应解决路径,高效回应居民。“同时,在小区中我们以《幸福宣言》带动居民同奏和谐曲,让居民自发地走进微格、了解微格、服务微格,从居民、租户、志愿者、物业等不同角度共同形成居民公约,初步建立‘有事我来帮,有难我来解’的红色微网格治理基础。”何红飙介绍说,“红色微格”建立起了社区与物业联动机制,双方会定期在红色港湾讨论社区治理事宜,居民们的诉求双方也能够在第一时间接收到,省去了居民们在社区居委会与物业公司间来回奔波的时间,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红色微格”建立后,社会矛盾纠纷、网格管理事项、群众建议及诉求等共性难题,得到了有效迅速的解决,“红色微格”正以“共建共治共享、共创美好生活”为目标,力求打通服务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百米”,为建设居民满意的社区美好生活而不懈努力。
今年68岁的老党员张阿姨自退休以后,便一直居住在双福路社区。不过,最近她又找了一份“新工作”——微网格员。每月,她都会定期穿上红背心和街道、社区以及物业工作人员一起在小区中巡逻检查。
“润街前段时间的油烟味有点浓,建议与社商居联盟进行沟通,后续增加二次油烟净化器。”
“小区外围马路车辆乱停乱放的情况,我建议加强整治。”
……
作为居民代表也是“微网格员”的张阿姨,会将日常“观察”到的居民诉求,及时通过网格机制进行反馈。据了解,通过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微网格员等在辖区专属网格巡查发现问题进行“马路办公”的“观察”模式,双福路社区解决了诸如高空抛物、油烟扰民、违建拆除、占道经营等困扰居民多年的难题。
据了解,“红色微网格员”仅仅只是“四微润万家”中的“构筑精细管理‘微体系’”中的一个子项目,而“四微润万家”则包括:党建引领,构筑精细管理“微体系”;资源紧扣,撬动产业社区的“微力量”;智慧支撑,完善上下贯通的“微智能”;多元参与,激活社区全域的“微治理”。
“微体系”:通过将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和微网实格体系始终,实现社区、物业、居民三方有机、有效联动;
“微力量”:通过划分楼宇、商居等专属网格,畅通各类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渠道,构建多元共治机制,实现“治理一张网、微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微智能”:依托“大联动·微治理”信息平台、“蓉e报”平台两个智慧工具,初步实现社区线上中心和线下中心双融合,对准痛点和难点问题“一键直达”;
“微治理”:健全微网格员“平战转换”机制,“平时”发挥宣传员、信息员、服务员功能,常态化做好政策法律宣传、邻里守望互助等服务,“战时”履行冲锋员、排查员、代办员职责,在疫情防控、突发事件等工作中就地转化为小区(院落)包干专班以及楼栋管控服务队。
“社会治理不能只依靠部门或群众,我们通过‘红色微格’凝聚人心,通过‘四微’路径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真正实现了居民、物业、社区、社会组织、商居联盟多元参与,让小区氛围更加和谐、更有温度!”万年场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微网实格”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党员群众加入到微网格员队伍中,持续助力辖区人居环境、人文环境、平安环境的提升,万年场辖区风貌不断提升、社区邻里文明和谐、人居环境平安稳定,都是“微网格”效应的体现。
如今,“有事儿就找‘红色微格’”成为了万年场居民给予的最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