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之际,根据年初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发布的2022年度消费者投诉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四川省各级消费者组织(含成都市消费者协会)共受理消费者投诉54189件,解决52476件,投诉解决率96.84%。
从投诉整体情况来看,受疫情影响,消费重点领域发生变化,食品类、服装鞋帽类、医药及医疗用品类消费投诉量增加明显,新消费业态引发新消费问题,如定制家居等成为消费投诉热点,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售后服务等常见投诉仍然问题突出。
问题:房产买卖过程中,由于交易金额大、环节多、涉及面广,且时间持续较长,极易出现买卖双方的多种纠纷,再加上信息发布与理解的不对称,如开发商的虚假宣传、协议中不合理的合同条款等,会让消费者入坑。
注意:通常期房销售,消费者在买房前往往只能看到项目的宣传页、沙盘等,很难看到房屋的实体,因此消费者在购房时要理性看待,一定要到项目实地进行察看,同时要保留宣传资料,日后开发商若不兑现,这些资料可作为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有力凭证。
问题:有一些开发商会在“样板房”中耍花招,他们会在装修中利用视觉误差、家具尺寸相对缩小等进行误导,让消费者感觉房屋的使用空间比较宽敞。
注意:购房者在购房时要仔细阅读购房合同中关于户型的内容,在现场参观样板间时要询问清楚与实际交付房间的尺寸和房间分布情况,必要时还要把户型的内容全部载入正式的合同中,这样才有保证。
问题:消费者买房后,发现房屋周边有垃圾房、高压线,以及可能产生噪音、异味、烟尘和出行等影响的一些不利因素现象。
注意:购房前了解项目红线内的公共配套用房位置包括物业用房、电房、垃圾房、水泵房、风机房、发电机房等,以及可能产生噪音、异味、烟尘和出行等影响;项目红线外的不利因素设置位置,包括道路、高压线、池塘、信号塔、市场、高架桥、厂房等;以及提前对自身购房资格、学位分配、入户等方面政策进行了解,不要轻易相信任何口头承诺。
问题:定制家装因其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要及品质需求,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因家装涉及专业性较强,消费者因对装修流程、材料品质以及呈现效果的不熟悉,容易产生纠纷,主要表现在合同中重要事项约定不清,如使用材料的品牌、型号、材质、产地等未作详细约定,出现以次充好、质价不符的问题;对装修价格及面积的计算产生误解,消费者对各种家装的计算未作了解,对总价的控制与预想差距大产生争议;未认真审核设计图、效果图等材料,造成实际效果差距较大;装修后室内空气长时间异味。
注意:消费者在选择定制产品时要注意:要货比三家,消费者在选购定制产品时,要多比较,选择信誉良好的企业;认真审查合同,对重要事项约定清楚,口头承诺写进合同,违约责任要明确;咨询专业人士,了解家装的流程和关键环节,防止漏项或被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