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4 专题报道-
E4专题报道
  • ·圆桌对话掀头脑风暴 医卫代表谋发展路径
  • ·基层卫生机构如何深度推进医防融合,构建高效公共卫生医学管理体系和医疗健康服务生态?
  • ·区级医院如何发挥区域“领头雁”作用,助推当地健康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
  • ·推进紧密型医疗合作过程中,如何发挥特色优势,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话题1

基层卫生机构如何深度推进医防融合,构建高效公共卫生医学管理体系和医疗健康服务生态?

医疗卫生单位代表就如何推进“医防融合”展开讨论。

  高新区合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程小川:

  我中心坚持加强医防融合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全方位提升服务能力,重视专业人才培养,狠抓医疗质量管理,大力发展业务,成立了高新区首个心理健康促进服务平台,是高新区社卫系统首家开展腹腔镜手术且是唯一开展外科手术的基层医疗机构。我们还将家庭医生融入社区“微网实格”,实现全人群全覆盖,保障辖区群众生命和身体健康。
  

金牛区天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岑莉:

  医防融合就是将治病和防病结合起来,将医疗和预防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减少健康问题的发生,有针对性地控制健康问题的恶化。为务实有效地统筹推进医防融合,我们中心切实做好工作队伍、工作方式、信息共享、考核方式、分配机制等方面的融合、协同,不断提升中心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龙泉驿区龙泉平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张体延:

  我中心大力创新管理模式,如推行“一医一护一诊室”模式、开设慢病延伸病房等,有效落实了中心专病医防融合服务。除了加强基础建设、优化服务流程外,我们还注重特色团队建设,如配备了区级医院内分泌专家团队和心内科专家团队的医生,重点打造以专病医防融合服务为特色的团队,托起了辖区百姓的“健康梦”。
 

 郫都区安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杨丽萍:

  近年来,我中心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疾病预防控制网络、重点疾病管理等多方面重点推动医防融合体系建设,打造“家门口”整合型医卫服务。目前,我们已建立起了绿色就医通道及时快速转诊,极大程度地减少了重症率和病亡率。家医与网格融合发展,我们的服务体系由“单打独斗”向“多方协作”转变,服务方式也由“满足需求”向“定制服务”转变。
 

 双流区怡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琴:

  我中心依托街道“物业联盟”,与辖区各社区签订了“党建引领——家庭医生与微网实格双融合”项目责任书,全面铺开了“五个一”工作模式:即在网格服务中匹配一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提供一个家庭医生联系电话和一张健康关爱卡,建立一个健康咨询微信群,发放一本网格健康服务记事本。力争在“五微”处发力,夯实家医签约服务。
 

 青羊区苏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杨建琼:

  这些年我中心通过创建老年友善医院、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打造特色专科、成立妇儿健康管理中心等举措推进医防融合。其中让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度融合是我们医防融合工作模式转变的基础,组建全科+专科的家庭医生团队是我们的重要手段。这两年,我们还先后成立了健康体检科,妇儿健康管理中心,打造了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新模式,引领中心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