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区委社治委
小区治理顾问与居民进行交流。
小区场景营造不够靓居民不喜欢,物业管理服务不到位居民不满意,文化娱乐活动太单调居民不参与……针对社区这些“共性痛点”,今年4月以来,新都区以“居民点单、社区统单、顾问竞单、社会评单”模式搭建了“社区顾问家”平台,创新性提出“顾问入格”的治理模式,邀请高校师生、专家学者、乡贤能人等“社区顾问”到社区、小区报到,充实微网格专业性资源力量,让“专业人”帮助社区制定方案、传授专业知识、提出建设性意见、带动居民参与,为社区治理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助力小区治理“能量满格”。
新都区作为成都人口第一大区,常住人口达169万,人群结构复杂、群众诉求多样、社会治理难度大。为提升居民幸福感和归属感,新都区提出“微光抚心”幸福家庭提升计划,并在大丰街道太平社区和锦丰社区试点,招募专业心理咨询师和高校心理专业大学生志愿者进入社区,同时带动社区微网格员和志愿者参与,培育孵化在地心理关怀志愿者队伍,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提供普惠性家庭教育指导、特殊人群心理辅导、一对一心理咨询等服务。截至目前,在太平、锦丰两个试点社区已组建有50余位心理咨询专业领域志愿者参加的志愿队伍,招募心理关怀宣传志愿者1000余人。
除了线上线下心理咨询服务,新都区还依托“扫楼码”智慧应用场景,为太平、锦丰两个社区内重点关注人群建立台账。同时,以涵盖亲子关系、青少年心理健康、老人心理健康等类别的家庭教育课堂,提升家庭关注心理健康、重视心理成长的意识。
最是文化能致远,唯有共建方兴业。6月20日上午,“丰饶原野诗意清濛——纪念艾芜诞辰119周年读书会暨清濛文旅走廊发布仪式”在新都区清流镇举行。
长期以来,乡村文化服务匮乏的主要原因是文化资源配置不协调,其中一点就体现在文化供给上。新都区发挥“社区顾问家”的平台枢纽功能,推动文化、科技领域的专家、人才、资源向乡村基层汇聚,聘请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任、首席研究科学家汤继强等10余位文化、科技大咖为“社区文化顾问”“社区科技顾问”,并以文化为抓手,依托平台运行机制和功能,切中村民的文化、科技痛点,精准、快速匹配村民的文化需求,对乡村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建设等提供技术指导,以“文化+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新都区2022年启动问题小区专项治理工作,将问题小区治理作为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一号工程”,通过施行“五个一”穿透式治理,累计投入资金2028.33万元,解决137个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13个问题小区成功退出61个,实现问题小区由“乱”到“治”。
今年,新都区整合12345热线投诉、信访事项和法院诉讼等数据,综合梳理出80个问题小区。为持续推动问题小区破题攻坚,新都区在过往机制建设的基础上,创新搭建跨地域校企社联动的“社区顾问家”枢纽型基层治理平台,联动西南石油大学、“未来社工”等,成立小区治理顾问团队,为全区重点整治的川音嘉苑等15个问题小区匹配“1名导师+1个社工机构+N名物业社工”,通过“一对一”深入微网格精准匹配供需资源形式,在活动破冰、组织发动、能人挖掘等方面,为小区治理提供更丰富、更多元、更专业的“顾问”服务。
为扮靓城市“面子”、做实文明“里子”,为大运会营造和谐文明整洁的城市氛围,新都区在大运赛事场馆属地社区——兴乐社区开展了“乐时光·微憩花园”建设活动,为世界人民展现一个客观文明的香城形象。
活动期间,居民或帮忙在花园里栽种植物,或把自家美丽的小盆栽“贡献”出来跟大家“共享”,忙得不亦乐乎。在川音美术学院师生们的指导下,居民们自己动手在地上涂鸦,绘制出一幅幅美丽的街景图案。
全民参与“微憩花园”打造,充分发挥了“社区顾问家”平台资源链接优势,邀请学校师生共同参与,通过校社联建,带动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公共空间建设,不仅美化了社区环境,还锻炼了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更让邻里关系更加和睦。
社区虽是小社会,连接的却是大民生;社区虽是小阵地,凝聚的却是千万家;社区虽是小平台,承载的却是大服务。在新都区,依托“社区顾问家”平台,居民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与专业人士的专业性供给实现了有效对接,为辖区居民增添了过好幸福生活的底气。
新都区将持续推动“社区顾问”进网入格发挥作用,与居民一同共享社区治理经验、共商问题解决方法、共促社区结伴成长。同时,“社区顾问家”也将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建立社区合伙人品牌库,做好项目策划、合作机制研究、项目运营管理,在空间美化、环境提升、志愿服务等领域推动高校、市场主体与社区共建互融,为新都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持,不断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
华西社区报记者 彭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