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68 特别报道-
E68 特别报道 下载PDF 下一版 上一版 |
E68特别报道
  • ·以“三向”促“三高”构建融合发展新范式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邛崃市文君街道花园巷社区

以“三向”促“三高”构建融合发展新范式

文脉坊-戏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近年来,成都市邛崃市文君街道花园巷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推动社区发展与社区治理的有机统一、社区商业与街区治理的互促互进,多维打造全民参与、复合共享的文脉坊社区商业场景,探索以治理保障发展、以发展激发活力、以活力赋能治理的工作闭环,努力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有效实现社区有变化、群众有感受、社会有认同。

A

党建引领横向筑网
高效能治理保障社区发展

  城市要发展,治理是基础。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辖区内的原文脉坊片区,街面破败、形态混乱、业态凋零等问题突出,街区商家和周边居民曾多次向花园巷社区党委反映情况。
  为满足辖区商家居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花园巷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实地进行调查、走访周边群众,了解情况。在文君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与协调下,社区党委、商圈党委和网格党支部联合成立综合党委,设立文脉坊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在重点商铺设立“红色驿站”,着力优化街区营商环境,精准服务商户游客居民。同时,招引专业人才组建“文脉·楼小助”红色速办服务队伍,定点定时下沉,分类提供党群建设、惠商政策等11大类39项服务,为辖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科学划分网格,是落实网格化治理,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基础和前提。“辖区商家店铺和居民院落较多、不同社区基层治理对象差异较大,故需因地制宜划分微网格。”花园巷社区党委书记向梅表示,社区党委将文脉坊街区划为专属网格,选优配强1名微网格长和3名微网格员,实施网格党建“七个一”活动,构建“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组织体系,引导市级相关部门力量下沉文脉坊街区网格。今年以来,已通过线上收集社情民意108条,线下收集解决矛盾问题572个。

B

有机更新纵向赋能
高质量发展激发社区活力

  青砖、石瓦、琉璃玻璃……作为成都市第一批社区美空间的百年老宅段公馆,隐匿在闹市中。美空间不局限于段公馆,整个文脉坊片区都还原了文脉坊历史风貌、传承其深厚文化底蕴。
  “延续街巷肌理”“重整建筑风貌”“再现邛崃生活场景”是文脉坊进行科学有机城市更新的三大目标。“不止是文脉坊的改造,社区党委结合未来公园社区建设,以文脉传承、有机更新、场景塑造和服务居民为重点,在‘一街四巷连七坊、三社六馆重九院’古城肌理上,实施‘众创新生’社区微更新行动。”花园巷社区党委主要负责人介绍。
  据介绍,花园巷社区党委通过“小尺度、针灸式”的形式,改造老旧院落50余个,建成小游园微绿地40余个,整治街巷立面7.2万平方米,布局青年人才之家、文化惠民驿站、创客空间等活动场所,打造段公馆、新山书屋、酒业梦工场等特色鲜明的社区美空间点位,并结合“蓉漂”计划和“周末磁场”,打造“文青”“创客”“匠人”专属街区。
  为满足辖区居民和游客沉浸式、全时段、全龄段的文化娱乐和消费需求,社区以文脉为根系,将城市记忆、文化基因、生活情景和商业空间有机融合,引入艺术、文创、休闲、餐饮、民宿等多元化商业业态,开展“邛崃百姓故事汇”“文脉坊商圈探店”等系列活动。通过以购买服务、联建共建等方式,促进社区商业与公共服务相融互促,助力“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建设。

C

多元共治轴向发力
高能级活力完善社区治理

  社区机制有活力,基层治理有合力。花园巷社区围绕商家和居民的需求,依托社区商业发展带来的优势,通过“党委引导+联盟统筹+商居自治”模式组建商居联盟,构建社区党委主导、商居联盟协调、物业公司服务、多元主体共治的“1+1+1+N”街区治理架构。据了解,商居联盟共吸纳102余家街区商户代表、23余名居民代表加盟,花园巷社区党委定期牵头召开“文商汇”商居自治会议,以共创的方式解决街区商铺的“急难愁盼”,有效强化街区治理内生动力。
  为深度发动辖区居民投身社区发展治理、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社区一方面贯彻实施“温暖崃邻”社区营造活动,发动商户、社会组织等开展“三认三结”活动,主动认承诺事项、责任区域、先锋岗位,结爱心对子、就业对子、健康对子“以心换新”推动快递、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融入社区发展治理。另一方面,依托全市“四分三单三激励”全域全员积分体系,社区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党员、商家、居民三类主体共同参与的积分治理体系,有效加强社区、党员、居民与在地商户合作互动,增强社区原住民、新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目前,社区已联动67家商户签约合作,以积分兑换实物、服务、优惠券等方式丰富兑换场景。居民通过参与公益活动等方式累计积分1200余分,在各个场景换取服务消耗积分800余分,进一步激活多元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华西社区报记者 高昊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