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4 医养-
E4医养
  • ·社区群众家门口养老有“医”靠
  • ·定制化体检套餐 守护辖区企业员工健康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创建市级基层临床特色科室

社区群众家门口养老有“医”靠

干净整洁的病床。

休闲舒适的休息区。

  近日,成都市卫生健康委
  员会公布全市第三批基层临床特色科室名单,金牛区人民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医学科上榜。
  该中心老年医学科始终坚
  持以老年患者为中心,采用老年综合评估常规模式、共病处理模式和多学科团队工作模式,突出“医”的优势,与中心医养融合、安宁疗护、老年友善医院建设深度衔接,让群众养老更有“医”靠,并获评2024年群众点赞·成都基层特色专科服务优秀案例。

  实施适老化改造 为长者建立家门口的“温馨家园”

  2009年,中心成立医养结合病区,开启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为给老年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将其延伸发展为老年医学科,并建设为重点特色科室。
  “没想到外观看起来并不起眼的社区医院里,竟然还‘藏’着如此温馨的‘养老院’。”6月17日,家住金牛区的徐女士与姐姐走进中心“考察”,此次她们的目的是为失能的父亲找一家信得过的养老机构。“这里离家又不远,我们子女来看望老人很方便,环境也不错,还有优质医疗服务,父亲在这里养老,我们很放心。”参观完中心的老年医学科后,徐女士与姐姐都表示非常满意。
  宽敞明亮的服务前台、干净整洁的病床、休闲舒适的休息区……硬件的提升让中心老年医学科在环境上更具舒适性与温馨感。为了更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对“医+养”的需求,中心从2023年4月开始全面启动老年医学科的适老化改造。除了对基础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外,中心也注重细节的把控,每个病房不仅安装有一键呼叫系统,还对整个病区进行了防撞伤、防跌倒辅助处理。病区同时配备有淋浴间、生活阳台等功能区,为老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保障。考虑到病区养老人群大部分是不同程度的失能、失智老人,中心还特别打造了时光记忆氛围文化墙,旨在让老人能时刻感受到家的温馨。

  强化医联体建设 专业守护让养老更有“医”靠


  2017年3月,时年97岁的刘奶奶入住金牛区人民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在老人已经104岁。由于老人患有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老年性痴呆、左肾囊肿、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多种老年疾病,医生和护士在照顾时格外注意、通力合作。除了日常生活的精心照护外,每天查房后,医护人员会将老人身体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并根据老人状况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据刘奶奶家人介绍,从老人入住到现在,7年内没有发生过压疮、褥疮、吸入性肺炎等失能老年人常见问题。
  强有力的医疗支撑是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重中之重,中心通过建设区域紧密型医联体,有序推动分级诊疗落实落地。一方面,与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等上级医联体单位深度对接,在患者健康评估、远程医疗、健康沙龙、检验检查和转诊协同等方面开展合作。另一方面,聘请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专家团队,进行常态化坐诊、查房、讲座、带教,提升中心专科服务能力。
  在人民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医学科通过专业医疗治疗及专职护工照料相结合的方式,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慢阻肺等人群,以及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优质的医养结合照护服务。与此同时,建立“全程干预的安宁疗护体系”,创新推出“五全照顾”和“舒适照护”,突破传统的临终医疗护理模式。中心多次代表金牛区接受国家、省市专家调研视察,切实推进老年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

  丰富学科内涵 不断提升养老服务综合能力


  在全面提升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能力上,中心从人才与设备两方面着手:制定了完备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医联体专家下沉社区带教活动、派医务人员参加岗位练兵、医院内训等多途径进行人才培训。先后派出医护人员前往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及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老年科、安宁疗护科进行跟岗学习,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技能,满足临床工作需求。同时,不断引进新技术、新项目,配置螺旋CT、双能X线骨密度骨龄测定仪等临床诊疗设备,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中心党支部书记、院长刘俊杰介绍,此次“成都市基层临床特色科室”的成功创建,标志着中心老年医学科发展更上新台阶,极大激励了中心继续在基层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勇毅前行。下一步,中心将巩固创建成果,对标省级基层临床特色科室创建,不断丰富学科内涵,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让辖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优质、安全的诊疗服务,切实提高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
  华西社区报记者刘俊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