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6 家园-
E6家园
  • ·“猛棍”同学的幸福
  • ·征稿启事
  • ·祖国,我爱您
  • ·正是菊黄蟹肥时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正是菊黄蟹肥时

  

□陆漪


  “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秋风起,蟹脚痒,又到了一年品味螃蟹的大好时节,肥美的大闸蟹也将占据餐桌上的“C位”。
  我的家乡是一个河流纵横交错,水系发达的地区,从小吃着螃蟹长大的,对螃蟹比较了解。螃蟹分为海水蟹和淡水蟹(又称大闸蟹),而淡水蟹因其生长环境不同又分为多种。近代京城名医施今墨,将天下之蟹分为六等,湖蟹为一等;江蟹为二等;河蟹为三等;溪蟹四等;沟蟹五等;而最末等的便是海蟹了。
  童年时,我们经常吃的就是淡水蟹,那时候螃蟹并不稀奇。到了螃蟹上市时,父亲用网袋做了几只蟹笼子,放入小鱼、螺蛳肉等饵料,晚上往沟河里一扔,第二天早晨直接提起,将正在里面“用餐”的螃蟹收入蟹篓中,足以给我们解馋了。在那时人们以吃饱饭为满足,认为螃蟹“既不能当饭,又不能当菜”,所以螃蟹的价格也很低,即使在市场买也花不了几个钱。现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日益提高,虽然螃蟹价格高了,但人们也都实现了吃螃蟹自由。
  螃蟹是一种颇具个性的动物,外壳坚硬,腿多,但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任性横行。唐代唐彦谦的《蟹》诗云:“物之可爱尤可憎,尝闻取刺于青绳。无肠公子固称美,弗使当道禁横行。”就形象地写出了螃蟹的“横行”习性。螃蟹形状可怕,所以鲁迅先生曾称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
  中国人吃蟹的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螃蟹已作为食物出现在我们祖先的筵席上了。据《汲冢周书》云:周成王时,海阳献蟹入贡,说明那时已将蟹列为御膳了。《周礼》中载有“青州之蟹胥”,据说就是剁碎后腌制的蟹酱。说明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知道吃蟹了。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倾情介绍了特别的螃蟹做法——“藏蟹法”,精细地记载了制作方法,可见民间对于螃蟹的吃法已颇有研究了。
  到了魏晋时期,有人将吃蟹、饮酒、赏菊、赋诗视为金秋四大风流雅事。既是酒痴又是蟹痴的毕卓曾赋诗:“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螃蟹配酒一举成为经典。南宋词人辛弃疾曰,“断吾生,左持蟹,右持杯。买山自种云树,山下斸烟莱”。明代唐伯虎也在《江南四季歌》当中写道“左持蟹螯右持酒,不觉今朝又重九。一年好景最斯时,菊绿橙黄洞庭有。”“右手持酒,左手持螯”也成了秋日食事中最为雅致的一抹小景。
  唐宋以后,名人更钟情蟹文化,吟咏螃蟹的诗篇甚多。诗仙李白一首《月下独酌》写的就是螃蟹:“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螃蟹配酒,风月无边,快乐无边。宋代黄庭坚留下了“风味极可人,此物真绝伦”“不比二螯风味好,那堪对酒把江山”的诗句,高度点赞螃蟹的馥郁美味。诗人陆游更是写下了“蟹肥暂擘馋涎坠,酒绿初倾老眼明。”螃蟹配酒居然治好了他的老花眼,简直是功效神奇。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专写螃蟹宴的,众人吃螃蟹赏桂花之际,宝玉首先吟诗《咏蟹》,黛玉随即也写了一首。最后宝钗也写了一首,被众人誉为食螃蟹的绝唱,“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这首诗巧妙地通过吟咏螃蟹,讽刺了一些靠不正当手段得势的丑恶嘴脸、无德无品的贵族地主。
  吃蟹是有讲究的,要应季而食。俗语说,“九月团脐十月尖”“春吃尖脐秋吃圆”。雌蟹腹甲形圆,称“团脐”。雄蟹腹甲形尖,称“尖脐”。有“蟹仙”之誉的清初著名文人李渔自称“以蟹为命”,每年蟹未上市时便储钱以待,称其钱为“买命钱”,称九、十月为“蟹秋”。在他看来,蟹的“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经达到了色香味三者的极致,因此也喜欢将蟹清蒸,反对再“和以他味”。他在《闲情偶寄》里介绍了螃蟹的吃法:“凡食蟹者,只合全其故体,蒸而熟之,贮以冰盘,列之几上,听客自取而食。”意思是蟹要整只蒸熟,再存在冰盘里,由食客自己动手剥食。他还备下“蟹瓮”和“蟹酿”,来腌制“蟹糟”即醉螃蟹,冬天可以大快朵颐。对李渔来说,蟹是“终生一日皆不能忘之”之物。
  如今蟹的食用方法颇多,可整只蒸、煮剥食;可将螃蟹对切,切口那一面裹上面糊放进油锅煎炸后,红烧制成面拖蟹;也可将蟹切块后与新鲜的蔬菜或豆腐做成汤,简直是鲜掉眉毛了;还可剔骨取肉,然后采用炒、炸、煎、爆等方式烹制。它既可作主料,又可作配料,还可作调味料,皆为食客们所津津乐道。
  “一腹金相玉质,两螯明月秋江。”秋光简净,山河温柔,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日子扑面而来。若择一农家小院,月光披洒桂花飘香,亲友围聚喝酒吃蟹,尽情享受那丰收盛宴后的至味与清欢,更为我们每一个人感恩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