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2 特别报道-
E2特别报道
  • ·AI助手“小郫”正式上岗
  • ·聚人气引流量 浆洗街街道举办促消费系列活动
  • ·量化策略助力小盘投资景顺长城国证2000指数增强净值创新高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成都市郫都区政务服务接入DeepSeek

AI助手“小郫”正式上岗

自助服务终端。

  2月26日,成都市郫都区“AI助手‘小郫’”正式上岗。在“郫都服务”微信公众号和“小郫在线”微信小程序均有入口接入AI政务助手服务,标志着郫都区正式完成政务服务领域DeepSeekR1本地化部署,构建起本土化深度融合政务服务场景专业模型。
  记者打开“郫都服务”微信公众号,点击“我要咨询”,进入“智能客服”界面:“欢迎来到小郫在线,我是基于大模型赋能的智能政务助手,现已接入DeepSeek。我集成了郫都区的政策信息,随时为您提供需要的政务信息和服务。”记者输入了一条政务咨询信息:“在郫都区如何办理营业执照?”在经过大约20秒思考后,“小郫”给出一套办理流程,包括线上办理以及线下办理,还对特殊行业要注意的时效和需提交的文件给出了提示。
  此前有行业人士提到“细节层面存在一定偏差”的情况,在郫都区DeepSeek+政务服务中得到明显改善。更懂郫都是“小郫”的最大亮点。它深耕郫都,海量学习了郫都政务服务相关政策文件,打造了“大模型+思维链”的系统内核,形成了庞大的本地知识库。目前已整合最新工商注册登记、教育、卫生、交通、民政等行业2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的政策文件、办事指南与常见问题。
  郫都区政务服务管理和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DeepSeek有4种服务模式:网页端、移动端、API调用和私有化部署。前三种方式下大模型基于通用公开数据推理,在垂直专业领域存在知识量不足、知识来源途径多、知识新旧混杂等问题,因此在处理不同行业领域相关的专业咨询时可能出现准确性局限,难以满足答案精准性和权威性。私有化部署方案支持将模型架构部署至本地服务器,政府和企业可将自有数据处理后“投喂”给大模型,根据不同业务板块构建对应知识库,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从而显著提升特定业务场景的问答准确率,实现个性化需求的高效匹配,再融合业务流程,将知识体系和现有系统平台进行有机串联,可构建出政府或企业自己独有的智能体。“简单说,本地政府、企业把自己的专有数据语料(高质量的政策文件、专业术语以及内部流程等)投喂给DeepSeek,相比于通用版,它会更加精准,并且随着投喂资料的不断更新加之它的自我学习,解答准确度也将‘与日俱增’。”
  政务数据涉及公共安全和个人隐私,接入DeepSeek后,政府能否保障数据安全?郫都区此次以“安全可靠、效率优先、体验升级”为核心的政务服务提能升级,着眼底层算力服务器、AI智能体开发平台及应用系统全国产化,联合成都本土企业华鲲振宇、华菁振兴完成全栈国产算力底座和上层应用本地化部署,为DeepSeek大模型提供高效稳定的运行环境,确保政务数据全生命周期均存储于本地服务器,实现数据“不出域、不流转”。通过构建多重数据加密与访问权限管理体系,有效防范外部攻击与内部泄露风险。
  该负责人表示,DeepSeek是开源的,实现本地化部署后,工作文件是上传到电子政务外网,不会上传互联网。政务数据“不出域”,因此不必担心后门数据泄露问题。与其他行业类似,政务领域也有相应的数据隐私要求,本地部署或国资云部署是最优解。
  值得一提的是,“小郫”全天无休、随叫随到,提供7×24小时不间断服务,只要群众有诉求,“小郫”都会立刻响应。接下来,郫都区政务服务管理和行政审批局将聚焦“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目标,对“小郫”进行全方位“培训提升”,让“小郫”掌握口语词典、排队叫号、综窗管理等技能,辅助办理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构建形成“AI+政务”智能体系,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贴心、更高效的服务。
  华西社区报记者李玥林
  郫都区政务服务管理和行政审批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