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4 新兴力量-
E4新兴力量
  • ·“新”有所属,“月”享温情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新”有所属,“月”享温情

锦华路街道“三措并举”深化新就业群体服务

工作人员为骑手送上节日礼物。

骑手参与社区互动。

骑手参与社区活动。

  

□华西社区报记者 冯浕 社区供图


  一份份由居民亲手制作的中秋礼物,通过社区搭建的“需求直通车”,精准送达外卖骑手手中,这不仅是节日的问候,更是基层社区构建多元共治模式的一次生动实践。在各地积极探索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保障工作的大背景下,成都市锦江区锦华路街道凯天社区以中秋团圆为纽带,创新推出“中秋暖新”关爱行动。这场由社区主导、企业助力、居民参与的活动,巧妙地将传统节日的温情与现代社区治理智慧相融合。
  9月25日上午,凯天社区联动成都市悦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辖区企业,依托骑手服务驿站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关爱活动。

精准捕捉需求痛点
搭建情感传递“直通车”

  新就业群体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如何提升?凯天社区给出的答案是:精准捕捉需求,搭建沟通桥梁。
  活动前期,社区通过骑手服务驿站搭建的“需求直通车”发现,骑手群体在节日期间普遍存在情感空缺。这一发现成为此次关爱行动的起点。
  “我们意识到,单纯的物质关怀不足以满足他们的深层需求。”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这一洞察,社区创新推出“手工传情”活动载体,邀请居民、亲子家庭、志愿者与企业代表共同参与节日礼物制作。
  从裁剪包装到书写祝福,每一道工序都融入了制作者的真情实感。这一做法不仅精准回应了新就业群体的情感需求,更将企业资源、居民力量有机纳入社区治理体系。
  社区通过搭建这一“直通车”机制,实现了从“单向供给”向“双向互动”的转变,让关爱行动真正触达新就业群体的内心。

社企联动破解难题
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

  如何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破解社区治理难题?凯天社区的实践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
  此次活动成功构建了“社区主导、企业助力、居民参与”的多元共治模式。辖区企业以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将企业资源转化为社区治理的“软实力”。
  社区则扮演了“平台搭建者”的角色,让社企合作成为凝聚群体共识的有效路径。这种合作不仅缓解了社区资源有限的压力,更让企业找到了参与社区治理的切入点。
  “社企联动不再是简单的资源嫁接,而是深度融入社区治理体系的创新实践。”活动现场负责人指出。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社区治理的单一主体局限,形成了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企业通过参与社区活动提升了社会形象,居民通过参与制作增进了对新就业群体的理解,社区则通过资源整合提升了治理效能。

温情治理凝聚共识
打造包容社区“暖实力”

  当社区工作人员与企业代表将手工制作的礼物送到骑手手中时,传递的不仅是节日祝福,更是一种“城市有温度、社区有归属”的切实感受。
  多位骑手表示,这份“独一无二”的关怀,让他们从社区服务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这种身份转变,正是社区治理追求的深层目标。
  “以往我们多是服务提供者,现在成为了社区共建的一份子。”一位骑手感慨道。这种归属感的建立,为新就业群体主动融入社区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凯天社区此次关爱行动,体现了现代社区治理从“管理”到“服务”再到“温情”的演进过程。通过注入情感要素,社区治理不再是冷冰冰的行政过程,而成为有温度的人际互动。
  这种“暖实力”的建设,为打造更具包容性的现代化社区治理新格局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这次关爱行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社区治理模式的重要转变:从单向管理走向多元共治,从物质关怀升级为情感认同。随着更多骑手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社区治理的群众基础将更加牢固。凯天社区的实践表明,温情是最好的黏合剂,共治是最优的治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