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然一新的社区空间。
阅读空间是服务中心的核心区域。
空间资源“去繁就简”。
为深化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进一步夯实基层党建载体,提升服务党员群众的效能,今年以来,成都市锦江区牛市口街道扎实推进党群服务中心补短提质增效行动,对原有空间进行了全面提档升级。近日,焕然一新的“宏济半里”党群服务中心以多元功能和崭新面貌向居民开放,成为连接党群、凝聚人心的重要枢纽。在这里,居民们可以下棋、泡茶,在既快又慢的时光流转中,感受着浓浓的市井温情与烟火气息。9月29日,记者实地探访了这一充满温度与活力的社区空间。
书香为媒促参与打造“共享会客厅”
记者走进党群服务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桥见治理”互动墙。墙上记录着社区治理的点点滴滴——从老旧小区改造到人居环境提升,从邻里矛盾调解到公益活动开展,每一张照片都是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见证。一旁的“漂流瓶讲故事”区域,则以温情笔触呈现社区治理经典案例,让居民感受社区的成长与温度。
阅读空间是服务中心的核心区域。这里不追求功能的面面俱到,而是专注于营造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从经典文学到科普读物,书籍种类丰富,满足不同年龄居民的阅读需求。同时,这里也将举办“书香漂流”“真人图书馆”“童心绘本角”等文化活动,让静态的空间焕发动态的文化活力。
“9月24日,我们组织辖区的快递外卖小哥、房屋中介等新就业群体以及企业职工,在此举办以‘书香浸润生活·知识点亮未来’为主题的公益阅读活动,这也是空间开放的首场活动。”牛市口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改造的核心,是打造一个以书香为特色,融休闲阅读、学习交流、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社区共享会客厅”,使之成为凝聚社区人气、滋养文化土壤、增强居民归属感的温暖纽带。
此外,紧邻阅读区的自习室,为备考、办公或深度学习的居民提供安静独立的空间。未来,这里还将推出“学习打卡计划”“学霸分享沙龙”等活动,营造自律、互助、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
“去繁就简”强功能 持续做优暖心服务
面对有限的空间资源,本次升级改造不做简单的“加法”,而是秉持“去繁就简”的理念,推进精细化升级,推动服务模式向功能聚焦、体验优化跃升。
除了阅读空间外,在“技能交换区”,居民可以填写自己的特长卡片加入社区“能人库”。无论是维修、手工、语言还是艺术,每个人的才华都能在这里被看见、被需要,成为邻里互助、资源共享的起点;“心愿漂流站”则如同一道涓涓细流,居民可随时写下建议或心愿投入“意见河”。社区定期收集这些声音,认真分析并推动落实,让居民的每一个心愿都有回响,每一个问题都能被关注。
便民服务设施同样贴心周到,24小时智能门禁系统为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提供全天候通行便利;“搭把手”应急盒里备有雨衣、老花镜、五金工具等日常应急物品,宛如一位随时待命的“热心邻居”。
强化枢纽聚合力 治理与服务深度融合
“宏济半里,一半市井,一半烟火;一半服务,一半温情;一半日常,一半理想。”这正是牛市口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的真实写照。牛市口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现有基础上,街道将以“宏济半里”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推动社区服务与治理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
据了解,牛市口街道将持续写好“服务”与“治理”两篇文章。一方面,通过“牛人讲堂”赋能社区工作者和自治力量,培育孵化社会组织,深入开展人民建议征集和议事协商活动,精准把脉分类推进小区治理;另一方面,发挥街道“一所三中心”综合调处作用,增强矛盾预防与化解能力,提供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等专业支持,推动“柔性治理”与“专业服务”协同发力。
同时,牛市口街道将着力激发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完善“三张清单”工作机制,深化“社区治理合伙人”模式,引导更多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共创者”,构建更为完善的“邻里互助圈”和“社区服务生态”,让“市井烟火”与“治理效能”相互促进,让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居民愿来常来、乐享共治的“第二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