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场.面对面”—青年就业赋能互动沙龙在成都师范学院举办
“前浪答疑团”贴心解忧。
高校青年带相关问题向“前浪答疑团”取经。
“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应该怎样选?”“未来职场中,哪些能力是难以被替代的?”10月28日下午,一场聚焦青年就业创业的互动沙龙在成都师范学院举办。此次活动由四川省就业服务管理局、成都市就业服务管理局指导,成都市温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活动通过职业分享、政策答疑、企业对话等多元形式,收集青年群体真实的就业诉求,为青年们提供了直面职场挑战的实践指南。
活动当天,资深媒体人、新派评书创始人罗小刚用一段脱口秀表演幽默开场。他结合自身工作特点,讲述了自己“斜杠青年”的几次重大人生选择,分享了职场中的诸多趣事儿。“什么样的职业,什么样的工作是对的?其实只要是你热爱的,就是对的。”最后他用一句话鼓励青年们,勇敢追梦,大胆尝试,创造辉煌。
中国青年作家、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廖宇靖化身“暖心学长”,分享了自身写作、从警、研学等经历,给现场青年们带来思考与启迪。“我们终其一生,不是在寻找唯一的轨道 ,而是在汇入属于自己的,越来越宽阔的江河”。在分享尾声,廖宇靖用自己书中的一段话激励学弟学妹们,希望他们在人生的职业路上,勇敢接受挑战,积极尝试,创造更多可能。
在“职”点迷津环节,由公共就业服务部门、企业代表和职业指导专家等组成的“前浪答疑团”与青年们深入交流,亲切互动,共同探讨人生观、择业观、价值观。来自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师范学院等多所高校的青年们带着就业、择业、创业等相关问题,向“前浪答疑团”取经。
“我想去基层就业,但又怕自己做不好,不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提升自己。”“我是2024年的应届毕业生,现在正在考事业编,如果没考上,我应该再坚持考还是先就业呢?”围绕困扰青年们的具体问题,不同领域的嘉宾分别给出了答案。在解答青年疑惑的同时,来自公共就业服务部门的嘉宾还再次向大家解读了大学生就业、创业相关帮扶政策。
针对学生们提出的面试技巧及薪资等问题,作为企业代表,中粮可口可乐四川公司董事林雨婷给出了答案。她建议青年们在求职时首先要做好信息收集,先对意向性岗位的工作内容、薪资范畴等有个大致了解;然后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就业地生活成本等进行综合评估,梳理出理想岗位清单;对于岗位未来的晋升空间和薪资涨幅,也可以在面试到一定程度后大胆与企业沟通,从而增强就业信心,降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程度。
“在校期间,如何全面提升自身竞争力以适应当下的用人市场需求?”带着这一问题,成都维纳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成都中科云上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成都师范学院优秀校友王娜以“创业者”和“学姐”的双重身份进行了分享 。她坦言,大学时期的自己也曾陷入迷茫,作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既觉得商务意识不足,又担心英语能力不够突出,
但不管遇到何种困难,都要微笑面对,勇敢迎接挑战。站在企业负责人的角度,她强调了三项职场必备技能:一是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这是高效开展工作的基础;二是提升表达与沟通能力,能帮助大家快速融入团队、推进工作;三是提前做好职业规划,避免在求职与工作中盲目跟风。
四川省职业指导专家团成员、BCF生涯规划师、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指导教师贺钟庆结合当下就业形势,为同学们带来3条建议:“一是没有必要全民去考公,要结合自身学习情况而定;二是准备在科研等方面进一步深造的同学可以选择考研,鼓励大一大二的同学做保研准备;三是改变择业观念,多多关注一些新兴岗位,如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等,积极拥抱民企。”“今天嘉宾们分享的东西都很实用,让我们在求职路上多了一份底气,少了一份迷茫。”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大四的陆同学说道。
据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沙龙不仅是职场经验的传递场,更是倾听高校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困惑、了解青年就业需求的交流会。从企业的扩岗激励到个人的生涯规划,多维支撑正共同编织一张青年发展的安全网。接下来,将继续整合政、企、校等多方力量,从青年们的实际需求出发,做深做实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助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