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皓熙
陆放翁在蜀中仕宦前后八年,为蜀地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歌名篇,如《剑门道中遇微雨》《岳池农家》等皆称千古佳作,亦令我们每一位四川人读来颇感亲切。然而有首诗,虽非放翁于蜀中所作,却想必许多人都耳熟能详——“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此《梅花》一诗是放翁回到故乡山阴之后,偶然想起当年身处成都之时,有一日骑马出城,在自青羊宫到浣花溪那二十里路上,梅香浓郁,沿路不绝,似要醉人方休,如此再难复得之景象,教放翁如何舍得不将这追忆过往落笔成章?
但初读此诗时,不少读者却不免有两处疑惑:一是从青羊宫到浣花溪,按如今的地理位置来看,至多二三里路程,何以诗中写有二十里之遥?二是依诗词格律来看,“西”“溪”二字同音,不免有失格律,放翁作诗,断不会如此草草。这两个问题,其实早有答案。
先说二十里。虽然我们今天对于宋代成都城墙的具体位置还存有争议,但大体上可以确定,宋代基本延续着唐及五代以来的子城、罗城、羊马城三城并立之格局。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青羊宫的位置在羊马城城墙以内,浣花溪则恰好在城墙之外,如果想要从青羊宫到浣花溪,则必须得先向北走到羊马城西门,出城门后再向南行可到达。如此南辕北辙这么一绕,二十里路自然就跑不脱了。还好这一路上有梅花盛放,浓香醉人,赏心悦目,也便不觉得有什么路漫漫其修远兮了。
再说“西”“溪”读音。其实,在四川方言中,这“西”“溪”二字本就同韵不同声。“西”读为xi,而“溪”却读作qi,这在我们川渝地区,近有双流黄龙溪,远有蓬溪、苍溪、巫溪、南溪等地名可做旁证。另在粤语中,“西”“泥”“溪”三字分别读为sei、nei、kei,亦是同韵而不同声。放翁乃南宋时人,作诗多应依《广韵》定韵。在《广韵》中,“西”“泥”“溪”三字皆归“齐”韵目之下,其反切注音却分别为“先稽切”“奴低切”“苦奚切”,可见三字在宋代确实为同韵而不同声之字。“西”“溪”二字读音混同合一,乃是后来因北方官话演变之故,普通话不过延用而已。故若以普通话念放翁这首《梅花》,真可谓是“尽美矣,未尽善也”,令人颇有白璧微瑕之叹。而真正符合诗歌格律之读音,却恰在四川方言中好似沧海遗珠一般,怎叫人不又惊又喜?两处疑惑,至此豁然开朗。
另外,笔者再补充一句,在成都话中,不仅这个“溪”字,连“浣”字都与普通话大相径庭,自成一格,读作啥子呢?读kuan。所以,外地来的朋友,如果你在浣花溪游玩之时,听见有旁人说“kuan花qi”的时候,请别大感诧异,这位先生啊,十有八成才是我们地地道道的“老成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