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3 宽窄巷-
A13宽窄巷
  • ·《以鸟兽之名》与快节奏“逆行” 青年作家孙频山林小说获名家点赞
  • ·95后诗人焦典获“星星年度诗歌奖\\\'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95后诗人焦典获“星星年度诗歌奖\\\'

焦典获“星星年度诗歌奖”。

焦典

  5月18日,由《星星》诗刊社、成都文 理 学 院 主 办 的“2020中国·星星年度诗歌奖”颁奖典礼在成都文理学院举行。获得“年度大学生奖”的是来自云南的95后焦典。
  焦典是文学的正宗科班出身。她目前是北师大“文学创作与批评”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是著名诗人欧阳江河和文学评论家张柠。她即将毕业,今年9月开始攻读博士,导师是大名鼎鼎的作家莫言。

生活是一场搏斗
写作也是一场搏斗

  1996年4月出生的焦典,自中学时代就开始写诗,尤其是读到诗人于坚的诗,“觉得挺酷的,风格挺先锋。尤其是他有一首诗《尚义街6号》就是写我在昆明住的那条街旁边。现实与文学产生了对照,感觉很奇妙。”
  焦典大学本科阶段就受到诗坛瞩目,曾入选第十二届“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2020年,小说受到前来北师大授课的小说家毕飞宇赏识点评,并推荐到《人民文学》杂志发表。
  谈到自己如何考到莫言门下读博士,焦典说,投考前她先把自己的作品发给莫言老师看,“他看了我写的诗歌、小说以后,给了我肯定,说我写得有特点。后来又经过正式的考试流程,就被录取了。”提到即将跟着莫言学习文学创作,焦典对未来的读博时光充满期待,“他是一个非常睿智广博,同时又很质朴和亲切的老师。”
  焦典说,生活是一场搏斗,写作也是一场搏斗。她记得,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在班上愣头愣脑地说:以后要成为一个大作家!初中、高中、本科、硕士,不知不觉,二十五年的光阴就过去了。如今,她的一些小说和诗歌作品在《星星》《人民文学》《十月》等刊物上陆陆续续亮了相,也得到了莫言、余华、毕飞宇、欧阳江河等优秀作家、诗人的鼓励和认可。焦典说,“我的作家梦也许算是走出了第一步。或许直到最后,依旧会和《老人与海》里的圣地亚哥一样,拖回岸边的不过是一架空空如也的鱼骨,但至少我自己知道,我已经勇敢又无所畏惧地搏斗过。”

走出迷宫的最好方法
是“飞起来”

   从云南北上求学,焦典分享了她在北京求学7年的“迷宫”感受:“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迷宫。这不仅仅是一个比喻,我在北京读了七年书,截至2018年,北京已经成为一个‘七环’城市,在卫星云图上,我们会看见一个庞大无比、复杂无比的环状迷宫图……学会面对这样日益复杂、缠绕、令人眩晕的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似乎是我们这代人的必修课。更为重要的是,迷宫已经是我们的精神体验和经验结构。看似有无数的选择,有无数条分叉路,但事实上留给每一个普通人能走通的路又有多少呢?更多的时候,我们受困于几点一线的循环,或许感到乏味,或许感到难以忍受,可是依旧没有办法跳脱出来。在狭窄的圈子里转动,变成巴赫金所说的一日复一日、一周复一周、一月复一月、一生复一生的圆圈。”
  如何走出迷宫?焦典所能想到最好的方法是“飞起来”,“我很庆幸在这生活的迷宫之中,我手里还握着诗歌这样一个小小的竹蜻蜓。当你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拥有一定的经验,仅凭手里这用寥寥几个词语、几句诗句组成的竹蜻蜓,你就可以飞起来。迷宫的走法,甚至这迷宫本身,或许已算不得什么。诗歌迅速、直接,如同波德莱尔的震惊,是一道惊奇的闪电。诗歌永远是‘向上’的,而诗艺是一种需要天赋的飞行技巧,借助诗歌,我们得以挣脱强大的地心引力,到天空中一览世界。”

封面新闻记者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