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记忆里,有些事情总是令我魂牵梦萦,特别是梅雨季节,也就是俗称的“烂八月”。雨,总是下个不停,淅淅沥沥,没完没了,到处湿漉漉脏稀稀的。乡村的泥土路上,雨把路下透了,稀泥如沼泽一样,脚踩在上面很滑,村民们出行十分困难,总盼着出太阳。
常言说:“晴带雨伞,饱带干粮。”长时间的下雨导致一大院子的人缺米少面,借也借不到。因为碾子、石磨都在露天坝里,被雨淋着无法碾米磨面。在大家着急的时候,年已古稀的爷爷说:“堂屋里有个擂子,可以擂谷子,只是擂出的米很糙,煮的饭难吃。”爸爸和叔叔们赶忙到堂屋里去找,在神龛的一角发现了擂子,扫除蜘蛛网和灰尘后一看,原来是个很精制的农具。圆形的擂子与石磨十分相似,由上扇下扇两部分组合而成。
年轻的后生们围着擂子喜出望外,东瞧西看,却用不来,爷爷指导大家用法。擂子分上下两层,上层的底部和下层的顶部都有规则的扇形齿槽分区,便于谷子在旋转中流出。齿槽用青杠木条和斑竹片相嵌制成,做工十分精细,底层是实木做成,基坐稳固。下盘中心装有坚硬木轴,上盘中心则有与下盘转轴匹配的圆孔,上下合拢成为整体。转动擂子的工具是一个丁字形木制推把,推把一头用绳子悬吊在房屋的穿方上,另一头有个木柄套在上扇擂子的圆洞中,推动起来很省力。爸爸和叔叔们握住推把横档用力来回推动,稻谷从上层木斗里不断地进入,经过齿槽的摩擦脱离稻壳后,稻米不断从上下两层齿槽间慢慢地吐出。擂子旋转越快,擂出谷米越多。
金黄的稻谷随着飞转的擂子如密集的雨点落下,稻米稻壳从擂子中分离出来,如天女散花一样飘飘洒洒,形成一个圆形的瀑布不停地飞舞。整个院子里都飘散着稻米的清香味,掩盖了梅雨季节的霉臭味,让人开心喜悦。
大人小孩用双手捧起擂出的稻米,用嘴一吹,就飞糠见米了。终于有米吃了,大家一片欢声笑语。
擂子擂出的米粒是粗糙的,称为“糙米”。米粒上还连带着壳衣,饱满整齐,清香扑鼻,几乎没有碎米,在今天看来,就是最好的养生大米。
擂子,曾是乡民赖以生存的食品加工器械,如今已被淘汰,鲜为人知了。但擂子以其浓烈的农耕色彩给我留下美好的乡愁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