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5 悦读-
A15悦读
  • ·“轮椅上的人类学家”写书解读
  • ·“中国风”是如何在欧洲吹起的?
  • ·《中国彝族当代小说大系》出版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如何对生命充满珍惜和敬畏?

“轮椅上的人类学家”写书解读

《静默之身——残障人士的不平凡世界》

  当罗伯特·墨菲正处于人类学家职业生涯的巅峰之时,他感受到疾病的第一个症状。而这种疾病——脊髓肿瘤最终压迫了神经,使得墨菲缓慢而不可逆转地发展为四肢瘫痪的残障人士。
  墨菲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教授,1972年卸下系主任后罹患脊髓肿瘤而坐上了轮椅,但他依然坚持用民族志的方式记录了自己从健全人到残障人士的全部过程和心路历程,在1987年出版了《静默之身——残障人士的不平凡世界》。在这本书中,他不仅为残障人士代言,也从人类学家角度,鼓励所有人对生命充满珍惜和敬畏。

以自身经历解读残障人士内心

  199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工作了44年之后,66岁的墨菲选择了退休。但他并没有退出人类学界,而是和妻子尤兰达一起对全身瘫痪的病人进行一项长期研究。“他们由于颈部以下几乎没有活动或者知觉,因而减少了对生活的思考和表达。我们询问他们:是什么给予你活下去的勇气,保持对生活的渴望?也许这些问题的答案会让我们能够了解是什么维系着人类永恒的生命力。”
  在《静默之身》中,墨菲既是一位“观察者”,又是人类学的“线人”,他以自身经历解读残障人士的内心世界,探索疾病以及残障的社会属性。在书中,他思考:什么维系着人类永恒的生命力?不仅为了治愈,更是为了理解。在思想的轮廓和想象的传递中找到终极自由。
  墨菲细腻分析自己的身心世界,“在手术后的恢复过程中感受到自我更新,是心理和社会过程中一个极其正常的方面。我重生了,重新回到了这个世界上。我的抑郁因疾病的治愈而消解了,我的身心再次变得完整。真实的世界是我们工作和繁衍的地方,也是我们必须永远回归的地方。实际上,在仅仅五天后,我就经历了严重的病情复发问题,从自己手术引起的阈限状态回到了“真实”的世界……人类学使我成为对人类一切事物的“窥视者”,并使我认识到它们难以捉摸的美丽和稍纵即逝。活着就足够有趣,我决定重新融入这个世界。我对待生命和生活的态度在生病期间发生了改变。我开始把每一天、每一周、每一个月、每一年都当作一份礼物。从那时起,我开始活在当下。每一天都是我一生的事业,每一个生日都是一个奇迹。”

受到残障读者热情追捧

  2022年8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译本。中译本收录了《静默之身》首次出版三年后墨菲所写的一篇文章。文中提到,这本书受到他的病友们非常积极地肯定,“读者给我打电话,给我写信,就是为了告诉我在书中所陈述的都是事实。我是一名在人类学领域出版了十来本书的学者,其中大多数作品都在学术界受到了欢迎,但从来没有像这本书一样受到残障读者们如此热情的追捧。”
  墨菲发现,在这些来自残障读者的信件和电话中,有一个相似的主题,那就是他表达出了那些在他们头脑中涌动已久但仍未成形,也没有完全明晰起来的想法和情感,并在书中赋予它们具体的形式和意义。“我对残障人士内心世界的解读,使他们能够通过对我的认同,把漂浮在自己脑海中的所有碎片化经历,以及自己所有的伤痛和愤怒,连缀成具有一定意义的语境。有了这种自我认知,便有了解放。从某种意义上,读书对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就像写作对我一样具有治疗作用。”
  封面新闻记者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