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2 浣花溪-
A12浣花溪
  • ·父亲的清炖牛肉
  • ·无用之用
  • ·文化小分队巡演记
  • ·挖笋去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文化小分队巡演记

  

□石维明

  天刚麻麻亮,文化小分队从成都火车北站乘坐绿皮车出发。这是1999年7月盛夏的一天,当时我在铁道部驻川某局工作,带领一支文化小分队奔赴华北朔(州)黄(骅港)铁路“川军”工地演出和文化服务。
  次日清晨,小分队一行9人抵达石家庄。朔黄工地指挥部派了面包车来石家庄火车站接我们。然后,我们马不停蹄地自东向西沿着朔黄铁路工地“川军”各工程队驻地,开始了巡回演出和文化服务。
  当时铁路“川军”担负了朔黄铁路约200公里施工任务。这条连接山西朔州和河北黄骅港的双线电气化铁路是“西煤东运”重要通道。由于铁路施工的特点,工程队驻地都位于崎岖的山区。面包车载着我们一天转战一个工程队。出发前一个月,小分队做了充分准备,排练节目,购置服装、道具,甚至准备了干粮。
  各工程队都提前贴了海报,借(或租)了驻地村庄最好的会议室或操场。演出大多安排在晚饭后。周围村庄的老百姓像过年一样奔走相告,早早就占位置、搬凳子,腿脚不灵便的老大爷、老奶奶,由儿孙们搀扶着赶来。夜幕降临,开场锣鼓一响,好家伙,我看见工地工人和当地老乡已经将场地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一些窑洞顶上也坐了一溜人。
  独唱、男女对唱、合唱、舞蹈、小品、魔术……小分队的节目很丰富。我除了给大家服务,还参加了合唱《黄河大合唱》。工地“川军”的一些卡拉OK爱好者抢着登台,和小分队的演员对唱。有个工程队长还即兴上台客串表演小品《中江表妹》,这些互动的镜头,至今历历在目。小分队成员都是多面手。文化宫的机械师带上了全套工具,之前在成都城隍庙电器市场选购的常用配件派上了用场。每到一个工程队,机械师拉出“家电维修”横幅扯场子。工人、家属,还有村庄的老乡,把平常有毛病的电视机、电风扇、冰箱、收录机、VCD机、DVD机都拿过来维修……我们的免费“生意”十分火爆。
  出发前我们在四川省电影公司租了两部新上映的电影拷贝,带上文化宫的电影放映机和银幕。文艺演出后,紧接着就放映“坝坝电影”,往往是午夜时分才收场。工地食堂的炊事员马上给我们端上正宗的“担担面”,面条上还加了两个香气缭绕的煎蛋。
  经过20多天巡回演出、文化服务,小分队到达山西太原,准备乘坐太原回成都的火车。这时我们已经相当疲惫了。驻太原的兄弟单位铁道部三局的工会主席得到消息,来宾馆看望我们。
  工会主席邀请我们晚餐后,安排我们到礼堂。原来三局早有“埋伏”,组织了文艺精英,要和我们小分队打一场文艺擂台赛。
  小分队出一个,三局出一个,小分队再出一个,三局再出一个……三局是主场以逸待劳,我们打客场使出了浑身解数,最后借助两个四川魔术,让三局同事傻了眼……“擂台赛”总算是打成平手,就此留下一段珍贵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