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5 四川-
A5四川
  • ·范仲淹后人传承范氏家风助力乡村振兴
  • ·“诚实做人 踏实干事”滋养着这个艺术世家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心怀仁善 克己奉公”

范仲淹后人传承范氏家风助力乡村振兴

范海全在改板沟村和包村领导一同入户慰问患病老党员。

范氏分支谱。

  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礼仪勿疏狂,逊让敦睦邻。敬长与怀幼,怜恤孤寡贫;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字纸莫乱废,须报五谷恩;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处事行八德,修身率祖神;儿孙坚心守,成家种义根。
  每年夏末,遂宁射洪市大榆镇改板沟村的菊芋(洋姜)种植基地,总能给人带来“冲天香阵透玉太,满沟尽带黄金甲”(注:玉太为原地名)的意境韵味。
  改板沟曾经是当地出名的贫困村,范海全在外打拼创业成功后,毅然回到家乡竞选党支部书记,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我们是范仲淹的后人,从小奶奶便让我背诵《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让我“逆行”归乡、反哺故里的,正是那‘心怀仁善、克己奉公’的范氏家风。”范海全说。
  由省纪委监委机关、省委宣传部主办的第二届“天府好家规”征集活动启动以来,收到了不少家风家规故事。近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走进改板沟村,了解范仲淹后人传承家风家训助力当地乡村振兴的故事。

传承先祖家风 范氏后人均“心怀仁善”

  1741年,范仲淹第21代子孙范钦若率5子由广东长乐县(现五华县)迁移到四川华阳,距今近300年,历11代子孙。据范氏族谱记载,射洪改板沟村的范氏族人是由今南部县一脉迁徙而来。
  北宋政治家钱公辅在《义田记》中说:“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作为范仲淹后世支脉,范海全家族沿袭着先辈们的精神足印,一直传承着文正公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小的时候,村里条件不好,奶奶常把地里的洋姜洗净,腌制成脆嫩可口的泡菜送与乡亲,让大家的日子好过一点。”范海全回忆说,奶奶披星戴月地劳作,带着孩子们努力生活,虽然自己家里也不容易,但她秉持“心怀仁善”的家风,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
  范海全的父亲是一名打石匠,村里乡邻修房子打地基,他都热心帮忙,包括后来修路、修学校、修民渠,他都尽力参与其中。“他说自己辛苦点不算什么,范氏家训中讲‘克己奉公’,自己应该这么做。”
  到了范海全这一代,便彻底把奶奶留下来的“洋姜泡菜”发扬光大,让地里的洋姜变成了“金疙瘩”,也让家乡因为洋姜产业脱贫奔小康。
  1986年,范海全外出务工,一走就是30年。这期间,他团结带领家乡400余人打拼创业,在西安办起年均产值500万元的装修企业,跟着他干的老乡人均年收入达8万元。
  2016年,射洪有关方面邀请在外商人返乡创业,范海全毅然回到乡里,决心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助力乡村振兴 修路建特色农产品基地

  改板沟村要脱贫,首先要解决的是资金、人力问题。为此,范海全变卖西安两处房产,将年迈的父母接回村里居住,全身心投入改板沟村的脱贫致富事业。
  为找到合适的产业项目,范海全把家乡的泥土装进口袋,自掏腰包到全国10多个农科所去化验、咨询,考察十多个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最终决定在改板沟村发展洋姜种植,成立合作社。他自己出资加上范氏家族筹资,把水泥路修到了村民家门口。
  随后,范海全筹资1200余万元,成立农业公司,对洋姜进行深加工,打造了属于农民自产自加工自销的特色农产品之路,其中开发的菊芋粉、菊芋粉挂面、洋姜泡菜三个产品成为“四川扶贫”集体商标用标产品,成功进入北京、上海、重庆、西安等大市场,年销售额2600万元。
  从开始的缺技术、缺厂房、缺信任,到后来5000余亩的洋姜种植基地,范海全带领改板沟村以及金华、广兴、复兴等6个镇、7个贫困村发展洋姜产业,贫困户年均增收12000元。
  此外,他以“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之家训,团结乡亲。2016年,杨柳书家中失火,房屋受损,范海全得知消息后,当场自掏腰包7000余元,帮助其修缮房屋。
  身为村党总支书记和村主任,范海全以先祖范仲淹的家风文化,凝聚改板沟村范氏族人的精神力量,改变了改板沟村的落后面貌,引导了向善、向美、向好的精神风尚。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刘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