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金牛区叶氏家族:
家约九条
叶氏宗谱
在成都金牛区,叶氏家族是一个显赫的大家族。302年前,叶氏先祖入川时就随身携带着家族家规;在入川后的漫长岁月里,族人又根据四川的人文地理、风俗人情、社会变革等等因素,对家规进行了增补、深化。叶氏一脉,因此在学界、音乐界、政界等诸多界别,诞生了许多优秀人才,其中包括清代五品以上大员57人、音乐家叶伯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尚福,以及先后担任成都石室中学校长或副校长的祖孙三代人等等。
历经300多年风风雨雨,叶氏家族从最初始祖入川的7个人,繁衍生息、开枝散叶,到如今已是一个后代上万人的大家族。虽然叶氏族人习惯于自称“蓉城叶氏”,但因其族人大多生活在金牛区,因此外界称之为“成都金牛叶氏”。8月8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叶氏家族第十一代孙叶中亮,听他讲述族人传承家风家规的故事。
叶中亮曾在央企工作,现在辞职组建了自己的公司。据他介绍,成都金牛这支叶氏是从广东梅州入川的客家人叶必琅的后代。
在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中,叶必琅带着妻子钟氏及二子一女二媳共7人,从梅州府龙川县(今广东河源市龙川县)赤光镇下船坑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徒步迁徙到了四川什邡黎家坝。起初,叶必琅以租地耕种为业,但不常在一个地方;后又迁居新都新繁清流场,最后再迁到成都金牛区天成寺(现中海国际社区一带)。
安定下来之后,叶必琅给家人定下规矩:儿子,农忙时到田土里劳作,农闲时就去私塾读书认字;家里的女性,白天做饭,晚上则在家纺纱织布。家里没有一个人游手好闲、不劳而食。慢慢地,叶必琅就将“耕读兴家”补写进了叶氏家规。
为什么叫“补写”?因为叶姓在广东梅州是一个大家族,早已有了家规。叶必琅入川时随身携带着家规,入川后条件虽十分艰苦,但他仍“行序依照梅州叶氏族谱”。
叶氏家规共9条,包括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尊敬长上、和睦乡里、各安生理等。其中“各安生理”的含义大意是:每个人的一生都各有从事的职业,做官的讲究古今治乱之道,便能提升治理水平;农民致力耕种从而收获粮食;工匠钻研技艺从而财富殷盛……
秉承耕读兴家之道,从十八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初,百余年间,叶氏家族涌现出大批杰出人才。
第二代到第七代,叶氏家族出了五品以上大员57人。比如,第二代三房向梅公从二品通奉大夫,第五代二房宗旭公从四品朝议大夫,第七代长房大璞公保举五品衔。其中,清末光绪二十年甲午恩科进士叶大可,是家族中影响很大的一位。叶大可曾在山东多个县做知县,任职期间,他体察民情、兴利除弊,深得老百姓爱戴。
叶氏家族一直倡导文明进步,并逐渐有了“教育世家”之美名。
清朝末年,叶氏族人在成都创办“叶氏崇实学堂”;1910年之后,又创办了榴荫小学及之后的奉思小学。抗战时期,榴荫小学迁至雍家渡,从此,该校坚持办学从未间断,现为成都市铁中府河学校。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叶氏家族曾有祖孙三代人先后担任成都联合县立中学(石室的前身)、成属联中(石室联中前身)、石室中学的校长。他们分别是:入川第七代,叶乃需的祖父叶大椽,曾任成都县女小、成都联合县立中学等校校长;第八代,叶乃需的父亲叶式鹏,曾任奉思小学、成属联中校长;第九代叶乃需(1921年—2000年),曾出任成都四中(石室中学)副校长,最后担任成都七中的校长。
叶大封,是叶氏入川始祖第七代,从日本明治大学毕业后,曾任四川省公署秘书长、省高等检察厅检察长。
叶大封的大儿子叶伯和聪颖过人,13岁就考中了秀才,后随父亲到日本留学,进入东京音乐学校学习。1915年,叶伯和出任四川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主任,主持开办了我国大学中第一个音乐专业“乐歌专修班”,是中国西南地区新音乐启蒙者与奠基人;历时8年写成的《中国音乐史》,填补了我国音乐史的空白;其诗集《诗歌集》为我国第二部白话诗集,只比胡适的《尝试集》迟出版两个月。
叶氏“式字辈”杰出人才有蜀派古琴开创者叶介福、著名天文学家叶式煇等。“乃字辈”除成都七中原校长叶乃需外,还有数学家、教育家、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教授叶乃膺,空军气象学院教授叶乃祝,四川省集邮协会副主席叶乃锡,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舟学院专职教授叶云裳等。“尚字辈”的叶尚福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杰出的通信技术专家。
金牛叶氏家族现在最小的已经是第十三代,“照样从小就进行家规教育。叶氏家规,要世代传承下去。”叶中亮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曹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