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4 要闻-
A4要闻
  • ·耕读兴家 培养出三任石室中学校长
  • ·刘光第自幼受家规影响 立志报效国家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自贡市富顺县刘氏族人:

刘光第自幼受家规影响 立志报效国家

富顺刘光第故居

  “刘光第的支系后人虽然不多,但从祖辈流传下来的‘刘氏家规’,不但至今影响着刘氏这个大家族,也在刘光第的出生地赵化古镇影响深远。”8月7日,在自贡市富顺县刘氏宗亲联谊会办公室,刘钢手捧着刘氏族谱向记者介绍说,42字的刘氏家规,是刘氏族人300余年来的行事准则,莫有不从。
  刘光第,清末维新派政治家、诗人、戊戌六君子之一。作为刘氏家族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刘光第颇受家规的影响,其为人正直、乐善好施、清正廉洁、和睦乡邻,在赵化古镇广为传颂。

42字刘氏家规
是先祖从福建带过来的

  “敦孝悌、睦宗族、和乡里、明礼让、务本业、端士品、隆师道、修坟墓、戒犯讳、戒争讼、戒赌博、戒淫恶、戒犯上、戒轻谱。这42字的刘氏家规,是1712年刘光第的祖辈志渊公、志昭公从福建汀州府迁入四川富顺时带过来的。”刘钢介绍,康熙年间,刘光第十八世祖随“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移居富顺。至刘光第曾祖父刘祖湖时,最终定居赵化镇。刘祖湖性情刚烈,嫉恶如仇,对后辈要求甚严,这一性情传至刘光第父辈,尤以其伯父刘宗汇最为明显。
  “刘宗汇时常对刘光第进行家族史和忆苦思甜教育,唤起刘光第对祖先的崇敬和怀念。”刘钢介绍,刘光第日后有报效国家的思想,与他幼年所受“思欲为世有用,显扬先人”的教育不无关系,这也是典型的家风传承。

顺应时代发展
刘氏家规被浓缩为5条

  1997年,刘光第支系族人在续修族谱时,对42字“刘氏家规”进行了重修。“毕竟是300多年前的家规了,为了让刘氏后人能够更顺应时代的发展,族人对家规进行了文言文翻译、归纳提炼,使其更符合时代。”刘钢说,重修后的家规被浓缩为“不断续写族谱或生庚簿、定期悼念祖宗缅怀先辈、忠于祖国孝敬老人、奋发图强发家致富、遵纪守法”5条内容,“最核心的是后面3条”。
  “刘光第支系的后人不多,刘光第的孙媳已年满八旬,最小的玄孙13岁,有一个40多岁的重孙在广州打工。”刘钢介绍,尽管如此,刘光第支系的后人仍然遵循着祖辈的家风家训,家族里注重孝敬老人、工作兢兢业业、遵守国家法纪。
  而在赵化古镇,刘光第故居、明月楼、刘光第诗文陈列馆等景点,成为游客到富顺必打卡的去处。

族人已超7万人
每年帮助优秀贫困学子

  在富顺,300多年前从福建、湖广入川的刘氏族人,如今已发展到50多支支系、7万余族人,是非常庞大的一支家族。
  “刘氏族人遍布各行各业,从政、从商的有,打工、务农的有,也不乏社会名流、专家学者。”刘钢说,但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大家都谨守祖辈的家风传承,“敦孝悌、睦宗族、和乡里、明礼让、务本业、端士品、隆师道”,把祖辈的教诲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2019年,富顺刘氏族人成立了刘氏宗亲联谊会。2015年9月28日,刘光第研究会成立。“正是遵循祖辈的家风,在富顺的刘氏族人非常团结、互助、重孝,强调回报社会。”刘钢说,每年族人都会捐助资金,对富顺的优秀学子和贫困学生进行奖励和帮助,鼓励他们报效祖国、奉献爱心、团结互助。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