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5 博物志-
A15博物志
  • ·两件国宝级文物首次进京展出
  • ·成渝携手举办“金银飞花”专题展
  • ·辽宁省博新推墨西哥古代文明展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特展亮相国博

两件国宝级文物首次进京展出

盘口釜。

龟形陶盉。

深腹大陶罐。

木质羽冠。

猪纹陶钵。

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

  11月7日,“远古江南·海陆山河——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展 出河姆渡遗址、田螺山遗址等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等324件(套)文物,其中的河姆渡文化核心文物——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猪纹陶钵等国宝级文物系首次进京。

展现河姆渡标志考古成果 感受七千年前“江南水乡”

  河姆渡文化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是中国史前文明的突出代表,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以余姚河姆渡遗址命名,主要分布于浙江东北部的宁绍平原东部和舟山地区。
  1973年,河姆渡遗址初露端倪,考古学家发现了距今六七千年的大片干栏式木构建筑遗迹、大量人工栽培水稻和丰富的动植物遗存,为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进程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奠定了河姆渡文化在中国考古学中的特殊地位。而井头山遗址这一史前贝丘遗址,又将宁波地区人文起源向前推进了一千多年。
  本次展览通过“古渡新声”“潮起东南”“探海溯源”三部分,展出河姆渡遗址、田螺山遗址、塔山遗址等324件(套)文物,涵盖稻作遗存、干栏式木构建筑遗迹、夹炭陶器和手工艺品等标志性考古成果,生动呈现河姆渡人社会生产与生活情况,引领观众感受饭稻羹鱼、万物有灵的远古“江南水乡”。
  “在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之际向公众展示考古成果,还原了河姆渡文化考古历程,阐释了河姆渡文化内涵,展示了河姆渡人社会状况,也更好地展现了中华文明风采。”国家博物馆策展人、副研究馆员陈克双说。

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 被视为传统花鸟画雏形

  在众多出土文物中,有两件格外耀眼,其中之一是雕刻神秘图案的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它曾被选为中国邮票图案,还是奥运火炬设计灵感来源,其惟妙惟肖的形象被视为传统花鸟画的雏形。
  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长16.6厘米、残宽5.9厘米、厚1.2厘米。正面用阴线雕刻一组图案,中心为一组大小不等同心圆,外沿刻有炽烈蓬勃的火焰纹,象征太阳光芒。两侧刻有昂首相望的双鸟,面向太阳振翅起飞,成对称形。构图对称和谐,蝶形器边缘衬托刻工精细、线条流畅的羽状纹,给人以欣喜向上的感受,反映了河姆渡人的审美观念和最高艺术成就。
  另一件进京国宝是猪纹陶钵,由夹炭黑陶制成。高11.6厘米,长21.2厘米,宽17.2厘米。外壁以写实手法刻绘猪纹,造型形态逼真,四足蹒跚而行,头向前垂,双目圆睁,正寻觅食物。其腹部微微发鼓,身刻圆圈纹和叶纹,鬃毛簇立,小尾下卷与身腹上的图案混为一体。为研究河姆渡文化的陶器制作、原始绘画艺术和当年饲养猪的模样等提供了实物数据。
  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向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介绍,河姆渡文化为重建中国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历史打开了一扇窗口,改变了中华文明起源问题上中原地区一元论的认识,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都是中华文化发祥地。“时至今日,河姆渡文化仍在稻作农业起源和发展、干栏式木构建筑起源、南方地区史前聚落形态等研究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炭化稻谷提供重要实物证据 推翻“稻作农业起源印度说”

  河姆渡文化有比较稳定和成熟的稻作农业生产方式,出土了大量炭化稻米和成堆稻谷壳堆积。谷粒刚出土时颜色鲜黄,外形完好,壳上隆脉和稃毛清晰可辨。从一些陶釜底部的“锅巴”,可见颗粒完整的饭粒,说明先民以稻米为主食。根据植物考古专家研究,河姆渡先民食用的水稻多是粳稻,少量为野生稻。
  展览中的炭化稻谷,颗粒饱满但大小不等,部分带谷壳,呈椭圆形。河姆渡遗址发现中,以人工栽培稻谷最为重要,推翻了“稻作农业起源印度说”,为稻作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奠定了科学基础。尽管后来发现年代更早的稻作遗存,但其历史和科学价值仍不可动摇。
  “近年来,田螺山、施岙遗址都发现大面积稻田,其中施岙遗址及附近古稻田总面积达90万平方米,是世界面积最大、年代最早、证据最充分的大规模古稻田,展现了河姆渡先民比较发达的稻作生产水平。”杨建武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