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2 浣花溪-
A12浣花溪
  • ·雪飘落的声音
  • ·冬深田未眠
  • ·乡间剃头匠
  • ·心儿轻扬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乡间剃头匠

  

□周天红

  麻二爷从李家塘挑着一挑剃头挑子,忙着去倒桥子。
  倒桥子逢农历三六九赶乡场。好多时候,麻二爷都挑着剃头挑子,天没亮就忙着去倒桥子摆摊子剃头。
  倒桥子是一个大山里的乡镇场子。几匹大山梁子之间,方圆十几里地界才得一个乡场,那里自然是人气旺盛了。再说,倒桥子是很有些说头的。场镇子只有两条街道,街旁全是老式的川南古典民居建筑。两条街道的中间连接处一座老石桥,早些年涨大水,把老石桥冲塌了一半,就余下半截石桥,再用几个石墩子排着,连通着南北的青石古道。
  麻二爷的剃头摊子就摆在那半截老石桥正对着的老黄桷树下的石坝子上。
  单说麻二爷那剃头的手艺活儿,那在倒桥子一带都是出了名的。三十里外的上马场,麻二爷在那里跟着老师白九爷足足学了三年呢。白九爷那脾气哪个不晓得?三句话没整对那手里的梳子就敲在你头上了。严师出高徒嘛。麻二爷的手里,平头寸头,老的少的,小媳妇的短发头,刚出生不久的胎娃儿头,这些通通不在话下,一把剪子在手里嘎嘎直响,三下五除二,一个头就剃好了。刚才还立毛立支乱鸡窝一般的小伙子,下了麻二爷的剃头板凳,转眼就精精神神有模有样了。刚才还灰头土脸的大姑娘,走出麻二爷的剃头摊子,转眼就眉清目秀水灵水灵的了。
  倒桥子逢场的日子,好多人不是为了去买点卖点什么,而是专门去麻二爷的摊子上剃头。爬坡上坎都不怕,就为了去剃个头,精神一下。再说,麻二爷的脾气也好。剃头摊子旁边,好几条空板凳摆着,剃头不剃头的,都坐在板凳上休息,还有一大缸子茶水摆着,随便打来喝就是。他不像场上卖花布的刘二嫂。你在她摊子上看花布,她脸都笑烂了对你,但如果你光看不买,那脸色立马就睛转阴,走时说不定还吼你两句。那态度,那生意,还能好吗?
  坐上了麻二爷的剃头摊子,要剃头就剃,要摆龙门阵吹闲事儿,随便吹。张家的娃儿考上大学了,李家的儿子娶上媳妇了,你想说就说想摆就摆。还有人一边剃头一边找麻二爷调解家庭矛盾的,剃了头请麻二爷到他家吃年猪汤的,都有。反正乡下人就这习惯,看谁顺眼,就和谁说心里话交真心朋友。你说,麻二爷的剃头摊子能不热闹吗?
  你别看麻二爷又矮又黑,就靠着这手剃头的手艺活儿,不但娶了媳妇,还盘出了两个大学生呢。麻二爷说,自己没啥大本事,就靠剃头,也不能让娃吃亏受罪。
  倒桥子场上,曾经有七八家剃头摊子和门市,垮的垮,走的走,现在就只留下麻二爷的剃头摊子了。
  逢场天,麻二爷还挑着剃头挑子忙着从李家塘往倒桥子场上赶,那里热闹,那里还有好多人等着麻二爷剃头呢。好多外出打工的做生意的,回到倒桥子场上,还是去麻二爷的剃头摊子上剃头。
  一条高板凳,一块白帕子布围着,三两下功夫,一个头就剃好了,多么简单的事儿啊。
  简单就是生活,古老就是岁月。
  有好多的时候,我们都习惯回到过去的时光里,剪不断,理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