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民族音乐如何走向世界?
王立平为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大道——人文大家融媒报道”采访团签名留念。 吴德玉摄
位于北京香山脚下国家植物园内的曹雪芹纪念馆。 北京曹雪芹学会供图
2024年元旦节前夕,在北京曹雪芹学会的办公室,面对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大道——人文大家融媒报道”采访团的采访,国家一级作曲家、87版电视剧《红楼梦》作曲王立平坦言,他非常喜欢北京香山,“这个地方很特殊。因为这可是曹雪芹生活过的地方,想到此我都觉得激动。走在路上,我似乎能呼吸到曹公曾经呼吸过的空气,感觉离他更近了,有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感。”
为《红楼梦》作曲,哪怕是天才,也不太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长期打磨。像我这样才华中等偏上一点的人,更得要付出加倍努力才能写好。《红楼梦》里所有人物形象、服饰家具、诗词歌赋都在曹雪芹笔下描述得很清楚,唯独没有提到音乐。要作曲就需要“无中生有”创造一种全新的、能够反映《红楼梦》史诗性宏大叙事、表现曹雪芹对社会文化独特思考的音乐语汇。可以说,给《红楼梦》作曲是我一生花的力气最多、费的功夫最多、动感情最多、写得最苦最累的一次。创作的四年半,我一天好日子都没过过,但是也是写得最过瘾的一次。《红楼梦》的谱子写好记下来后,就再也没改过一个音。
:在《红楼梦》组曲创作中,《葬花吟》是费时最多的,一共花了21个月才做好,可以说是流着汗、流着血、流着泪写出来的。我把《葬花吟》的歌词摆在桌上,反复读了一年多,有一天突然发现,“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这哪是低头葬花啊?这分明是林黛玉这个弱女子在昂首向天讨公平。因为那一刻我想起屈原在《离骚》中的“天问”,于是我把编剧和专家请到家里,现场给他们演奏,请教他们能不能将《葬花吟》的高峰部分写成“天问”的形式,大家觉得很好。
:我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红楼梦》的生命力还会不断延展,它似乎能自己“寻找”,并通过一切可能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只要有了渠道,它都会沿着渠道去延伸,去发展,跟老百姓更密切地贴合。
作为一个文化从业者,始终要抓住传统文化的经典精髓,与广大群众沟通,通过为大家服务,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对于《红楼梦》的学习和认知,会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进步不断提出新的标准和要求。我的体会是,《红楼梦》是极有凝聚力的。通过《红楼梦》这个题材,团结了一帮有志于研究传统文化的人,有了一个共同的追求。像87版电视剧《红楼梦》,包括导演、演员、作曲,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大家都念念不忘。这就跟《红楼梦》自身魅力分不开。我们当时每一个人都非常珍惜自己有机会深入接触到它,而且觉得我们有责任把这部作品经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它。
:我觉得成都观众是有《红楼梦》情结的,是最棒的。四川人很豪爽。我没想到,豪爽的四川人遇到《红楼梦》,会表现出那种细腻。在《葬花吟》到高潮时,之前都没有掌声,只有到最后一丝声音消停了一会儿,才有雷鸣般的掌声,极具水准。这样的表现让我觉得和他们息息相通。最感动的是,现场三分之二的观众都在流泪,这是我一生难忘的,成都观众是我真正的知音。
:既要有古典的韵味、古典的深厚,还要有今天人们的语言感受。如果完全是古典的,就会与今天的时代有距离,从而影响人们的接受。但如果太现代了,没有古典因素,作品则会缺乏厚实,缺乏重量。所以我觉得就是两个方面——既要汲取传统精髓,又要运用现代语言,以人们能接受的方式让普通大众喜爱。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吴德玉荀超周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