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2 宽窄巷-
A12宽窄巷
  • ·一树蓝紫醉流年
  • ·杂鱼滋味长
  • ·五月书
  • ·广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杂鱼滋味长

  

□青苇

  水软风清的江南,河塘沟汊众多。水多,鱼便多,夏季里大雨倾盆,沟沟坎坎里涨满水,正是捕鱼的好光景,乡民们下网的下网,放笼的放笼,争相捕捞大自然赐予的美食。
  网是赶阵网,两根弯曲的竹棍交叉,三面拢网,底部有网篮,一面有竹棍系在网篮底部,将网放到水中,竹棍捣两下,受惊的鱼儿乱撞入网,提起来方便捡拾。笼是“地笼”,竹篾编就,口大肚鼓,前宽后窄,嵌在淌水口上,鱼儿随水逆流而上,入了笼口,却只知道往前游,不知回头,便只能待在笼中了。
  孩子们也跟着去捕鱼,寻一浅坑,坑内水浑,知道里面有鱼,便动手两头打坝,一盆盆把水泼出去。眼见着坑内的水消下去,跳将下去,浑水摸鱼。
  河汊里的野鱼小且杂,黑里透黄的小昂刺,巴掌大的小鲫鱼,手指长的泥鳅,还有小龙虾、“小蛏钩子”(一种黑色细长的小河蚌),一股脑儿装进鱼篓子,活蹦乱跳的,看了便让人心生欢喜。
  回来蹲在河埠头上拾掇,小杂鱼们也不用开膛破肚,用大拇指褪去鱼鳞,再拇指食指并用,挤出鱼肠,鱼子须留在腹中,小杂鱼的鱼子细腻软嫩,实属美味。
  柴火在灶膛里“噼啪”作响,待柴火旺盛的时候,把油烧热,先爆香葱姜,小鱼儿下锅两面煎黄,放入精盐、酱油、白糖和自家晒的黄豆酱,一次性加足清水,将鱼儿全部浸没,旺火烧开,再盖上锅盖小火“笃”,“千滚豆腐万滚鱼”,总得“笃”上大半个钟头。“笃”至汤汁浓稠,杂鱼充分入味,出锅洒些小葱末,香味扑鼻。
  红烧杂鱼融各种鱼鲜为一体,肉质鲜嫩松滑,一点泥腥味没有,佐酒下饭都是极好的。我最爱用这鱼汤泡饭,盛一碗白饭,舀起酱色的汤汁,细心拣去鱼刺,浇在饭上,用筷子搅拌均匀,在热腾腾的米饭激发下,鲜香的气味直透天灵盖,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尝,一碗饭瞬间便下了肚。
  过去乡村条件有限,庄户人家逢着四时八节或者家里来了亲戚才能吃顿肉,自己捕捞的杂鱼,虽然招待客人拿不上桌,但也算是犒劳自己的一道荤菜,搭酒下饭,让平淡的三餐生出些许滋味。
  时过境迁,现在的小杂鱼们已是身价倍增,甚至成了一些饭店的招牌菜,卖至近百元一盘。不过,如今餐馆里烧杂鱼,味道总觉得没有乡野里烧的好吃,这其中的缘由,我想,一来是小鱼不够野不够杂;二来,餐馆里也没那么多耐心给你慢慢“笃”,烧得不入味也正常;再一个,觥筹交错间,舌尖被酒精蒙住,影响了味觉体验,品不到小杂鱼的鲜气。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人生莫不如此?面对一盘鲜香的烧杂鱼,犹如面对生活中的琐碎,只有静下心来,小酌慢品,细细咂摸,方能体会到活色生香的岁月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