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T21 时代的封面-
T21 时代的封面 下载PDF 下一版 上一版 |
T21时代的封面
  • ·游仙 院地协同向新而行
  • ·梓潼 文旅融合助力 旅游产业出彩出圈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梓潼 文旅融合助力 旅游产业出彩出圈

鸟瞰梓潼县城。梓潼县委宣传部供图

  “文昌发祥地,中国两弹城”是梓潼县的两张靓丽名片,使这个川北重镇变得独一无二;它是“文昌发祥地”,坐落于七曲山风景区的“文昌祖庭”,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它是“中国两弹城”,是原子弹、氢弹“两弹”的设计方案完成地、也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总部所在地,“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王淦昌、于敏等杰出科学家曾带领数万科研工作者,在这里铸就了“国之重器”;它是“翠云廊”的起点,留下了“三百里程十万树”的说法,留下了张飞植柏表道、“先交树、后交印”等历史典故……
  近年来,梓潼县始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理念,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具有丘区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今年,梓潼县上榜“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由2023年首次入榜的93位,上升至89位。2024年1至11月该县A级景区接待游客突破175.3万人次,同比增长15.82%;综合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49.53%。
  

弘扬和发展“红色+”文化
红军战斗过的地方、“两弹城”在这里交相辉映

  “红”是梓潼县的靓丽底色。七曲山大庙的朱墙黛瓦与苍翠劲秀的古柏群融为一体,跨越历史长河述说忠国、孝家、利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故;长卿山下,红四方面军曾在这里激战开辟红军西进道路,数以万计的科技工作者在这里完成了原子弹、氢弹设计方案,挺起国之脊梁,铸就了“国之重器”,也给梓潼注入“红色基因”。据梓潼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杨小明介绍,梓潼在保护好红色资源的基础上,全力推动“红色资源+文旅”融合发展,让红色旅游“别样红”。梓潼始终高度重视两弹城的保护管理利用工作,自2006年起着手开展保护性维修,在省、市、县文物管理部门指导下,先后投入2.5亿元完成原院部办公楼、原情报中心等和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专家宿舍4号和5号的修缮加固和风貌复原。“我们将深入做好红色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利用工作,丰富红色旅游业态和产品,积极打造‘红色+休闲康养’‘红色+生态农业’‘红色+非遗传承’等旅游新业态,丰富红色旅游体验。”杨小明说。

赓续和传承“两弹一星”精神
一种精神和文旅产业叠加达到“1+1>2”

  文旅融合不仅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简单叠加,需在理念、机制、资源之间实现协同,达到“1+1>2”的效果。梓潼在探索这一路径过程中,让“两弹一星”精神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实现完美融合。四川省梓潼两弹城红色旅游开发公司负责人贾鲁蓉介绍,四川两弹城博物馆和航天科技馆自对外开放以来,吸引各地学生前来研学旅行,探寻“两弹一星”辉煌历史,体验航天科技魅力。隆冬时节,当走进两弹城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游客们认真聆听两弹一星的故事,深入理解两弹一星精神内涵。而在航天科技馆,体验官身穿航天服,带领小朋友以航天员的身份开启“探秘太空”之旅。今年以来,“两弹城”研学旅行共接待全国中小学生及团队300余批次、20万余人次。
  

挖掘和开发“文旅融合”
梓潼县上榜“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

  梓潼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张佑君介绍说,近年来,梓潼聚焦自身优势资源,探索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七曲山、两弹城两个核心景区,投资12.9亿元焕新景区面貌。把文化作为景区的核心竞争力,精心打造“祈福七曲山、励志两弹城”文旅标识。2023年,七曲山景区接待游客69.8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1.2亿元;两弹城景区接待游客56.56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6100余万元。如何让文旅品牌出彩、出圈?梓潼的答案是,捕捉市场风向,用文艺精品、文创爆款、文旅风采解锁文旅融合的“流量密码”。
  

一座烟火之城的“蝶变”
从“一个小县城”到“大美梓潼”让人流连忘返

  梓潼县开展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以来,按照“一线两岸三片多点”的思路,推动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全民运动中心、文昌公园、滨江公园、亲水公园建成投用,崇文湖、广场、文昌干道景观提升,幸福路、蜀道路改造提升全面完工,西崖街“人情味”、无量路“人文风情”、滨河路“好吃街”等打造后的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
  今日之梓潼,这座气质满满的城市,正以更美丽、更开放、创新、更幸福的姿态不断崛起,不仅有时尚、个性、疏朗的城市气质,也有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风情,在这座城相得益彰、和谐共生!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王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