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9 四川-
A9四川
  • ·成都至西昌第三条高速要开工了
  • ·春和景明时,共赴东坡“花花世界”
  • ·办证中心待了23年 这位女民警总结出“望闻问切”工作法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春和景明时,共赴东坡“花花世界”

《东坡大家讲》3月12日焕新而来

  中国科学院植物学博士、知名科普作家史军 受访者供图

  3月12日下午2点30分,东坡大家讲系列讲座将在眉山三苏祠继续上新。在本期讲座中,中国科学院植物学博士、知名科普作家史军将解码苏东坡的另一重“身份”——博物学家。从诗词中近300种植物的记录到开创饮食美学的生态观察,从“一肚子不合时宜”的贬谪文人到“日啖荔枝三百颗”的果品专家,爱花的苏东坡不仅在诗词中描绘了一个“花花世界”,更勾画出他的“博物世界”,也展现出一个鲜活的宋代生态图谱。
  本期讲座中,史军将以苏轼诗文为坐标轴,从园囿之色、畦上之鲜、梢头之味、仓中之粮四个方面,与观众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博物之旅。跟随史军的讲解,我们会看到摇曳在《寒食帖》中的海棠和“不可居无竹”的翠竹,这些被苏轼赋予了人格特质的植物,将揭开宋代文人的精神图腾。接下来,我们还会循着《菜羹赋》的烟火气,看见蓼茸、蒿笋跃出泛黄纸页,在北宋的种植技术下,重构出“人间有味是清欢”的饮食美学。而当讲座沿苏轼的贬谪轨迹南下,岭南荔枝的甘甜与红肖梨的酸涩,将化作解码宋代果品贸易的密钥。最后,大家将跟随苏轼的任职路线,从南到北,走过麦作、稻作的农业图景,既知仓中之粮,也感知苏轼关注农业生产背后的民生温度。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讲座将创新性引入书画创作环节,特邀眉山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袁泉现场即兴创作。袁泉将根据史军的讲解内容,在讲座中重点选取苏东坡笔下的四种代表性植物,同步进行创作。讲座结束后,这四幅作品也将在互动环节赠予现场幸运观众,让这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以艺术的形式走进“寻常百姓家”。
  本期讲座将在封面新闻客户端全程直播,不能亲临现场的朋友可通过直播,共赴这场春日雅集。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王越欣

嘉宾介绍


  史军,中国科学院植物学博士,“玉米实验室”科普工作室创始人,科普图书策划人,正高级研究馆员。中国植物学会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成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教科版小学科学课本核心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