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6 家园-
E6家园
  • ·我爱世界杯
  • ·别把成败看得太重
  • ·永不褪色的胶片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永不褪色的胶片

  

□杨力

  我的三叔今年63岁,年轻时当过兵,在部队放了5年电影。37年前的1985年1月,三叔退伍回到乡上,因有放电影的一技之长,当上了乡政府文化站的电影队长,从而拉开了之后长达15年的放坝坝电影的时光。说起这段往事,三叔装着一肚子的苦与乐。
  当时文化站的电影队,包括三叔在内其实就三个人,分别的职责是放映员、宣传员和发电员。下队(村)放电影,是电影队的职责要求。当时三叔所在的乡政府有10个生产大队88个生产小队,全乡幅员面积46平方公里,按要求每小队每个月要放一场电影,三叔和他的电影队用自行车驮着放电影的机箱、银幕架、音箱、幕布、胶凳以及雨布雨衣,长年奔波在丘陵山乡的机耕道上,忙得像一个个转圈的陀螺。
  三叔至今记得,当年放一场坝坝电影,真可谓是十里八乡老百姓的盛会。在那时,对许多人来说,看电影比今天看卫星上天还稀奇。每次下乡放电影的消息,隔得再远也总是能一传十、十传百,许多人可以为了看电影不吃饭少挣工分,离得再远也要赶去解决看电影这件急迫事。
  农村放坝坝电影,通常是在一个大晒场的尽头立两根高高的楠竹杆子,荧幕要绑在楠竹杆子的上下四个角,所以每次放映前,放映员都要冒着风险爬上高高的竹梯去绑绳子,把幕布的四只角绷伸。放映机用发电机带动,放映时会发出不小的噪声,但这比起看电影的火热场面,完全是小巫见大巫。
  看电影的人,行动都来不得半点拖沓。首先是所在生产队的社员,端着各种圆凳方凳长椅子短板凳,甚至还有砖块、石头,就为了占据坝子前面的最佳位置。然后是方圆附近生产队的百姓,大多肩扛条凳,宛若神行太保一般纷纷赶往抢占次好位置。如果你不幸来得最晚,只能在人丛中踮起脚尖观影,虽然姿势不舒服但总算爽了眼睛。最可怜的是那些找不到位置的人,只能到荧幕的背面去“沾光”了。偌大的晒场坝,黑压压一圈人,用水泄不通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上世纪七十年代放映最多的,是《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和《渡江侦察记》。到了八十年代,武打片和港片开始热映,最火爆的要数《少林寺》。为了满足老百姓观看这部电影,三叔他们一晚上转场可以多达四次,从天擦黑放映到天大亮,每个生产队的老百姓“观影心若渴”,即使排队等到半夜也无怨言。更有铁杆影迷跟着电影队“转场”,连看四遍也不过瘾。很多从附近乡场赶来看电影的百姓,看完后还要肩扛条凳借着月光步行几公里回家,一路上大家议论和模仿最多的全是《少林寺》的精彩片断。一场接一场的坝坝电影,串起那个年月最温暖的回忆。
  放坝坝电影有趣事,也少不了有流泪的经历。有一回去放电影,那个队位置比较偏远,道路坑洼不平,加之刚下过雨地面湿滑,结果在一段坡路上三叔不慎滑倒摔进泥泞之中。三叔爬起来,顾不得身体受伤,赶紧察看绑在自行车车架上的放映机,幸好事前铺的雨布牢实,放映机完好无损,一身稀泥的三叔庆幸得又哭又笑。
  另有一次经历也是印象深刻。三叔要去60公里外的县上拿新片,为了赶上最早一班班车,三叔天不亮就出发,本想抄近道翻山梁去车站,没想到大雾忽然降临,三叔在山梁上折腾了大半晌,等到临近中午云开雾散才发现自己还在原地打转。转累了的三叔躺在草丛中,望着白云悠悠的远方心里百感交集!
  三叔放了15年的坝坝电影,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全部献给了坝坝电影。虽然有过辛苦,有过委屈,有过眼泪,但更多的是内心的不舍。时光荏苒,乡村巨变,今天的家乡早已面貌一新,唯一不变的,是三叔和属于他那个时代放坝坝电影的快乐和看坝坝电影的满足,一幕一景,永远留存在内心深处,成为岁月里最不褪色的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