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3 盖碗茶-
A13盖碗茶
  • ·巴蜀方言中别具一格的副词
  • ·喉咙管伸出爪爪
  • ·捻麦猴
  • ·喊渡船
  • ·征稿启事
  • ·扯面
  • ·二影子水里头跑的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捻麦猴

  

□周建苗

  我出外办事穿过街巷,看到一个卖小食的小店,店面挂着一块牌子写着“捻麦猴”。作为广东潮汕人,看到这几个字,有种熟悉温暖的感觉。
  外地人看到“捻麦猴”,可能会满头雾水,这是什么意思呢?麦猴其实不是猴,是用小麦粗粮加水加糖或盐,手工揉和成团,然后捻成一小块一小块,用水煮成的一种面食。潮汕人为什么称之为“猴”呢?麦子煮后成“糊团”状,糊读音与潮汕话音“猴”相近而俗称“麦猴”。
  麦猴,或咸或甜的味道,吃起来麦香浓郁,留存着岁月的味道。
  以前,农村人会把地里收来的小麦晒干后拿去辗米厂,磨成麦面后,加水加点盐,揉捏成面团,锅中煮稀饭时,将麦面团捻成一块一块地随手放进去煮,煮熟了同稀饭而食。
  在我的记忆里,麦猴咸香筋道,麦香浓郁,嚼着有味道。那时,磨好的麦面并非是细面,农家人拿回家后,仅是用糠筛工具筛了几遍便揉来吃,也有的根本就没有筛过,吃着粗砺,较为难吃。
  由于麦猴饱肚,小时候家中几乎三餐都会捻上一点,投入在粥中煮,吃得我们生烦。为了让我们喜欢吃,母亲会将麦面多揉一会,使之更有韧性,吃起更有嚼头。不仅如此,她还变换着花样做麦猴,除了面加盐,也加芹菜,或者直接放糖。所以,每每想到麦猴,我便想到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
  麦猴,也是一种保健食品。用小麦做的饭及粥食,可消渴解烦。
  新麦性热,陈麦平和。元朝医学家朱震亨曰:“饥年用小麦代谷,须晒燥以少水润。舂去皮,煮为饭食,可免面热之患。”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曰:“陈者煎汤饮,止虚汗。”难怪,麦猴受到现代养生者的喜爱。
  现在的麦猴,多是机器做的,切成条状,煮汤加肉、加海鲜等佐料,可更好满足食客的味蕾。
  麦猴,是一种乡味乡情,有对儿时家的温暖回味,有对现在美好日子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