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3 盖碗茶-
A13盖碗茶
  • ·立冬榨酸菜一冬不缺菜
  • ·纤藤与纤绳
  • ·风三倒四
  • ·棒棒响,狗叫唤
  • ·征稿启事
  • ·打秤砣
  • ·汤到
  • ·锅儿是铁倒的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纤藤与纤绳

  

□陶灵

  我遇到过的川江老桡胡子(即川江船工),不论大河的、小河的,还是沟沟河的,他们一律称拉船工具为“纤藤”,从不说纤绳。大河指川江,支流是小河,小河的分汊即沟沟河。这是过去川江桡胡子约定俗成的叫法。
  “绳”与“藤”,对于桡胡子来说有很大的区别。绳,桡胡子喊缆绳、绹绳或棕绳,材料主要是棕丝,其次为麻丝与蓑草,用手工或借助工具搓绞而成。绳的质地柔韧,结实耐磨,但成本比较高,沾水后笨重。船靠码头时拴桩子、升降布条和捆绑物品用绳。纤藤,着重在编,用八至十几根篾条如麻花状编织,也叫“错编”。纤藤不吸水,沾水后很快能沥干。
  纤藤之名为桡胡子口耳相传,川江各地航运史记录的也是“纤藤”。另外还有“牵藤”之称,清初四川方言词典《蜀语》中收有类似词条“牵船篾”。南宋周密笔记《齐东野语》里除称“牵船篾”外,又叫“牵船索”。也许桡胡子口语中的“纤藤”就是“牵藤”,因为川江方言中,“纤”与“牵”读音相同,都念“qiān”。而当代各种字典里,“纤”是多音字,作为拉船工具时应读“qiàn”。唯《辞海》里,注“牵”为多音字“qiān”“qiàn”,后者释义同“纤”。
  南宋时,诗人陆游任夔州(治今重庆奉节)通判,坐船赴任,见过竹片纤藤,在《入峡记》中记载:“以巨竹四破为之,大如人臂。”《天工开物》里有两处记录竹片拉船的文字,说三峡沿岸皆石头,利如刀口,篾条编织的纤藤不耐磨。《蜀语》中还记载有具体尺寸:用大竹劈为一寸宽的竹片。